9月23日:丙中洛村——翁里村——秋那桶民族村——那恰洛峡谷——丙察察线西藏界——老虎嘴隧洞——松塔村——昌西村——大流沙坡——察瓦龙乡——返程丙中洛
民族村落秋那桶,丙察天险入西藏
夜晚下了又一场雨,清晨的怒江山谷被云雾笼罩,如梦如幻。
早餐后,大雾笼住了丙中洛街,我们决定继续溯怒江而上,驱车往秋那桶村观光,并动议往西藏察瓦龙乡,去体检丙察察进藏公路的丙察段,探秘察瓦龙风景。
丙察察线是由滇入藏的一条新通道,起点为丙中洛,经西藏察瓦龙乡至察隅县,全长270公里,其中丙察段约75公里。曾经,丙察察线是滇入藏南的简易便道,极为艰险,现已全线投入升级改造中。
我们观光而去,过丙中洛石门关,雨便一路薄薄的下了下来,云雾缥缈的四季桶村、翁里村,仿佛仙境,风光奇美。过秋那桶检查站后,我们转往秋那桶民族村落,到达青那桶村一览。雨中的景致,看不深远,雪山的风光,脚步不及,我们便于七三客栈家访留名后,告别怒族小老板,返回到丙察公路。
继续北行,那恰洛峡谷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遇见。云雾缭绕的那恰洛峡谷在格桑花的妆点下仿佛水黑仙界,惊艳了我们的镜头。
再一路行去,过麻马洛河桥,我们便跨过滇藏界,进入到著名的丙察公路天堑老虎嘴段,但老虎嘴已开凿了隊洞。由于藏界的公路尚在扩建中,我们又一路慢慢的磨去。这一程,怒江峡谷的天险和古老村落,飘摇的吊桥索桥和峭壁的茶马古道,巨大的山体和奇特的生态,一路震颤着我的心灵。只是,路窄江险,滚石流沙,我们无法停车拍摄,便只得随车抓拍些许,以作见证。
到达知名的大流沙坡,距察瓦龙乡便不远了。这有一户藏家,我们于此休息,呈现眼前的这里却是热带景致,干旱漠土,仙人掌茁壮成长,而红色的仙人掌果却诱惑了大家。据说可食,李师傅下车采收,剥皮食用,味道香甜之后,却不料那皮上的漏网小刺已扎入了我们的皮肤嘴唇甚至舌头,让我们始料不及。这是一个啼笑无知的教训,但发现过路的游人也在采食带走。
抵达察瓦龙乡早已过了午后,看乡村周围便无胜景,似不值得居留,便决定于街上的酒家午餐后,留下户外题名,便返回往丙中洛。太阳跳了出来,阳光暖暖一路,车行的摇晃却让我睡去,直到车再入老虎嘴,越过滇藏界,怒江峡谷的瀑布飞流才让大家精神起来,有阳光的翁里村呈现出了另一幅仙居景象,美入心坎。
车穿过石门关后,我们回到了丙中洛,大家重新入住到街中的那家宾馆。
这是一个中秋节的前夜,流云涌来,虽无明月,但我们举杯同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