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鹿院坪(穿越)—大庙村(乘车)—沐抚古镇—恩施大峡谷景区云龙河地缝—七星寨景区—利川市,徒步穿行约11小时。
重装穿越,翻山越岭到峡谷景区
这是驴行强度最大的一天,我们将重装穿越出鹿院坪天坑,抵大庙村。原计划重装穿越到大峡谷七星寨的设想,因雨后山道的风险和峡谷管理的原因,取消安排。但不论怎样出行,前路于我们难度都不可预知,尤其雨后湿滑的状态,陡增了重装穿越的险度。感谢上天,上午又是一个晴日,这大大改善了山道的状况,为我们穿越出山创造了好的条件。
(一) 穿越大庙村
早起整装,和着鸟唱,晨光如画。桃源的境界相伴着艰苦的条件,桃源或许只是人们逃离闹市的一种内心构想罢了,体验尚可,生存却难。现在,我们就将别去,虽然心还有些不舍,但也理所当然。也许,桃源的境界并不是固定在某处,而是在安放灵魂的游走之间。
吃罢早餐,七点出发,向导为我们引路,南向大瀑布隘口,大家开始骑尘而去。行走之间,峡谷的风景依然亮丽,但重装在身,大家的注意力已不在美景,而在窄小的山道,小心谨慎。
还是那条到不了的大瀑布,脚步接近峡口时却转向东南,进入树林,翻山而上。这山道便变得阴湿了,滑脚再起,坡道或高阶让人攀登很不省心,难度强度明显加大,加上重装于背,脚步吃力,大家都生怕滑坠。而之字型向上的山道,很多路段旁边便是陡坡或峭壁,技巧稍差的驴友,无奈只好手脚并用,颤颤巍巍,心生后怕。为什么要找罪受,这时人心里或许会从美景的亢奋分别出怨懑的情绪来,但一步步的抵达了,也就一次次的消弥了。这就是别人难以理解的驴之乐。
这也是我户外以来强度难度较大的一次穿越吧,此景可以追溯到06年的金饶山穿越。这次虽然不是越野,但于重装来说,翻山越岭,路陡湿滑,确实有些风险。一路上,偶有驴友步滑的惊悚,令人心悸,但还好我天性谨慎,一路也算安然。终于登上垭口,大家无暇风景,稍息后便转身下山。下山的一路面阳,山道稍显干燥,光影生动,这调动了我们的情绪,大伙又开始不由自主的行摄开来,拖沓让我们落于队后。
一处荒村,一片草坪,美丽的光影之地,队伍终于有人卸包休息,拍些留影。此后的一路,开始陡下,拾级不断。一些路段,依然湿滑,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似乎又下到了V型谷的半坡,而可望见的隔岸半山,那风光旖旎的村庄所在,竟然是我们脚步要抵达的所在,这让我们有些“崩溃”。不敢懈怠,只好挥汗而下,到达河傍小村口的农家,喘一口气,喝一口水,看到先头队员已上到了彼岸山村,我们便旋即向河谷远处的拱桥走去。
横跨在邬家河上的这座古石拱桥据说是鹿院坪南向出入的唯一通道,人文景观独特,跨过这座古拱桥,便是大庙村的地界了。我们于桥上留影纪念,并深情回望来路,心生感动,感谢上天赐我的一次次不平凡驴路,让平凡的日子变得深刻,让平淡的生活变得富有,岁月难忘!

(上图由驴友盘石拍摄)

过桥后,我们再一次上坡,向山上的村庄攀去。十一时已过,疲劳让自己的脚步更加沉重,一步一步的登去,钻出林子,一片开阔的田园呈现眼前,这便是那个望断秋水的小村子了吧,我们终于到达到这里。卸下重包,我一屁股的坐下台阶,开始补充水份,补给食粮,这时才发现,同行的一路,有驴友脚板已磨出了泡,有驴友登山鞋已磨脱了胶……
这便是大庙村的所在了,但还得走去,上到山坡上的公路。我们却不知道山路还有多远,也只有埋头的坚持。当抬头之间,我们终于看到了上方的公路、看到了迎接队伍的车辆时,心中的那份感动,才再一次漫溢开来。
十二点整,我们坐上了车辆,车向沐抚古镇开去。
(二) 匆游云龙谷
沐抚古镇建市于清代嘉庆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如今的“古镇”已经不古,岁月的铅华早已磨蚀了它的原味。现在的古镇不过是为大峡谷的旅游需要而打造的仿古街市而已,一个游客驿站。我们于古镇各自寻店午餐,休息后便再一次驱车,往恩施大峡谷景区山门驶去。
著名的恩施大峡谷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已开发的两大核心景区云龙地缝和七星寨,总面积达35.2平方公里。如此庞大的一个景区,我们游览的时间却十分有限。大家匆忙的购票进入,匆忙的奔向第一站云龙地缝游览。云龙河地缝是一个神秘的断陷景观,在地面上以平视的眼光根本看不到它的存在。只当我们贴近云龙河桥时,地缝才豁然眼前。但见地缝深涧狭窄,云龙河穿谷而过,两峡飞瀑倾泄入谷,十分神奇。
云龙河地缝全长7.5公里,平均深度达75米。我们于鹿院坪探游的那一段是它的上游,而旅游开发的这一段地缝则呈绝壁U型谷形态,造化奇崛,令人震撼。我们匆忙地下到谷底,穿瀑而行,仓促拍摄,俯仰之间,仿佛行走在一线天中。
(三) 圈游七星寨
紧张而艰苦地爬上地缝,追赶时间,原计划乘缆车上到七星寨,无奈票价太过昂贵,便发挥驴友本色,乘区间车往七星寨景区大门,沿好汉坡攀登而上,十分辛苦。
七星寨景区由小楼门、中楼门、大楼门三大景观群组成,覆盖范围很大,主要景点包括一线天、绝壁长廊、鞠躬松、一柱香、双子峰等。遗憾的是,因封闭改造,精彩的一线天、绝壁长廊景观并未开放,这也大打了折扣。我们匆忙的游走圈越,追赶时间,强度颇大。在下午转阴沉的天气下,整个景区虽然壮丽,但光影并不生动,我们只作纪念性拍摄。或因劳累或因赶路,我提不起游览的精神,便催促着走路,努力援着扶栏减缓膝酸,一路奔下陡峭的云梯,走出景区,再一次乘区间车返回到景区大门。
六点半已过,队伍还得驱车往利川市安顿,在没入黑夜的盘旋山路里,我沉入到疲惫的梦乡。约十时左右,我们到达到利川宾馆,歇下的身体才真正得到了休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