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周六,古道群山友25人相约往莆田常太镇觅径兴化古道,穿越城厢仙游界岭,寻踪散佚的乡土人文。
兴化古道是古时莆田、仙游到省城福州的兴化商旅道,我们觅径的这一段仅是莆田常太镇霞山村通往仙游游洋镇兴山村的一小段,全程大约10公里。其中霞山村上峰至霞峰村山坪洋的这一段,古道翻越山岭,依然可觅,而霞峰村山坪洋至兴山村的—段,已完全被公路所取代,惟余一古石桥落荒小溪边的芦丛中,阉割岁月,难以续读。
数年前我曾随自然风户外徒步反穿过这条古道,图片至今未作整理。时过境迁,今日再次重来,我们在山友参谋长的引领下,车出莆田东圳水库往霞山村上峰自然村。于此起点,我们开始从古道徒步而上,深入山境,翻越垭口,迂回竹林,在古道的牵引下,不觉辛苦间,脚步便抵达到霞峰村山坪洋。出山坪洋,便是公路,我们徒步出行,抵兴山村拜谒“兴角祖宫”,并合影留念。
据载,兴角祖宫始建于唐,兴化民间俗称“三女庙”,殿堂主祭吴四娘、妈祖、陈靖姑三尊女神祗,是为妈祖信仰的祖庙,声名远播至海峡两岸及东南亚,乃莆仙山区极具影响的民间信仰朝圣之地,香火鼎盛,信徒往来络绎不绝。
我们于兴山村乘车上馨角山吴仙庙,参谋长在那里为我们预订了午餐。
据介绍,馨角山是兴化道教的第一座名山,吴仙庙奉祀的是三女神之一的吴四娘。吴四娘为苏州人氏,唐武周时拒婚出走,来到馨角山结茅为庵,修道行医,并羽化升天,宋代后被晋封为吴圣天妃,成为兴化大地的第一尊女神--医圣。
午餐后我们游览馨角山,行摄风光,然后驱车往山头村的馨山书院参观。馨山书院是宋代建立的兴化第一座书院,理学家朱熹曾到此讲学,颇具人文底蕴。馨山书院也是革命旧址,曾为中共上宫支部的所在,现辟为革命斗争纪念馆。此外,我们还顺道观看了兴山山头村的大围屋古厝,拍摄资料,之后便结束了今天的觅径古道寻踪人文的户外之旅,开始迢迢驱车转道菜溪乡,出福诏高速公路返回福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