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2014-06-06 19:55:08)
标签:

周宁

首仕古道

滴水岩

八闽首景

旅游

分类: 06-10户外

 

首仕古道,脚步叩响远古的风铃

 

    翻过一处垭口,车驶入云雾中,高耸的土石公路危机四伏,车行颠簸不止。后厢的闷罐下,一路盘旋,我的肠胃渐渐被颠覆被眩晕,只好坚忍着抵达首洞。
    停车,后厢的三人都晕了。我铁青着脸,仿佛大病一场。
    从首洞沿公路走去,越过修路的阻断,我们很快对接上了迎候的车辆,以及等候多时的周宁朋友。
    雨早已停了,但地面依然湿漉,道路的湿滑不可避免。因前程的耽误,时间损耗,古道穿越的行程变得紧张。但是,这一切改变不了我们快乐行走的秉性,我们执意要将徒步穿越首仕古道的计划进行到底。
    车辆把我们送往首仕古道入口。这是一条闽越之地最高耸的古通道,海拔在千米之间;这也是一条保存最完整最连贯的古要道,古风犹存。虽然我们的重负已被卸去,身体变得轻松,但岁月磨砺了几个世纪的古道徒步危险仍在,不可轻视。一路小心走去,脚步轻叩,古阶古石摇响了远古风铃。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别后的公路在我们的脚下渐渐淹入到峰回路转的云雾深处,我们也开始翻过山凹,步入云端。脚下风起间,云起云涌,深谷莫测。为避免滑坠,我们尽量靠近山边走去,偶尔的一声惊呼,会令大家的心头收紧。翻过山梁,下到巨石边的石亭,进入高山中的谷地。一路走去,奇峰异石,维妙维肖,风光让人流连信步,忘却时间。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天空越来越透亮起来,薄薄的光茫洒向山野,温暖开始漫上身体,有几许汗水温热了脊背。不知不觉间,古道已转向山中,迂回象岩,不断向上。攀登在这一路生态完好的环境中,青山连绵,老树古藤,亲和的力量会令脚底生风;徒步在这古老的通道上,人文思考,汨汨流淌,心灵便聆听到远古的悠扬。当脚步终于翻上山梁时,古亭前,山头的红旗开始迎风,先头的队员已抵达了古道最高的垭口。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垭口的海拔约1050米,队伍于此集结,留影纪念。在垭口的岩壁上,队长用石块刻写下了俱乐部的印记。过垭口后,古道开始向下,长长地伸展在山峰层峦间。加快步伐,一路走下,越过山丘层层叠叠的梯田,仕本村开始跳荡眼帘。这是一个唐皇后裔的李姓村落,流淌着没落皇族的血脉,存在于偏远的山乡一隅中。首仕古道徒步穿越将于此结束,朋友们在那里已等候多时。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队伍集结,时间越过了下午一时。当车载着我们朝礼门乡奔去时,那里早已准备了一场盛宴在迎候我们。

 

滴水岩洞,挑战的脚步萦梦在归途

 

    午后的脚步被送往滴水岩洞……
    礼门乡滴水岩是周宁县盛名的景点之一。滴水岩岩壁宽300余米、高200余米,形似巨狮横卧。岩壁半腰有天然石洞,宋时始辟为佛地,明景泰三年(1452年)在洞内兴建大雄宝殿,至今保护完好。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在东道主的热情引导下,我们沿岩洞的石阶拾级攀去,参谋长的锐眼总能发现那岩壁上物象百态的所在,并一一指点给大家辨识。走着走着,但见潮湿的石阶上方,有数道岩泉轻扬而落,飘洒空中散作纷纷扬扬的点点水珠,形似珠帘,要想进入洞内,必经此处“淋浴”,这大概就是“滴水岩”的来历吧。我赶紧收起相机,学着众山友的样子,抱头窜过这一处台阶。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来到崖洞口,一方“八闽首景”的石匾迎面而立,气势不凡。洞内的古寺依势而建,楼宇轩昂,香火旺盛,岩壁的奇像历历,古雕刻隐约。洞内有一眼清泉藏在下层的岩角,蓄起一泓清洌,取一瓢饮之,甘甜透心,据说还会给人带来平安,可谓一绝。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出得洞来,游兴已浓,我们决定登顶滴水岩山顶。在朋友的引领下,我们从滴水岩岩壁的栈道上攀,扶摇直上,越过岩缝夹角,来到又一处岩洞。揽胜后,再一次援着扶栏上行,顺着岩道横插入峭壁的凹槽,小心翼翼地在石壁上攀援浏览峭壁的雄姿和自然造化。折回后,我们继续向上,从拓荒的山道直向山顶穿越攀登,却在一面峭壁前遭遇到了险阻的挑战。这是一面五六十度的岩壁,除了粗糙的表面,没有草木可以借力,我们也没有携带什么保护的装备。而峭壁之下,便是万丈悬崖。这一场景,令两名队员当即收住了脚步,退却下山。真佩服县乡的几位朋友,他们脚蹬皮鞋,无备而来,却三下五除二便登上了峭壁。望着他们的果敢,我们不得不鼓起勇气,小心谨慎地朝岩壁攀去。在队长和朋友的帮助指导下,队员们一个个顺利地攀上了岩壁,成功地登顶到滴水岩山峰。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滴水岩山峰的供塔正在修建,后山已开辟出一条山路来。从后山下山,一古老岩洞的新立佛像正好开光。参拜后,队伍沿陡峭的山道拾级而下,山下水库的旖旎和秋色山野的明丽构成了滴水岩如画的景色,如带的公路顺着丽水穿行在奇岩巨壁间,掩没在山谷尽头的峰峦中,深远如诗。这一切,令我的目光变得美丽,思想归于纯净,俗尘脱于身后。不知不觉中,忘却疲惫的我便很快抵达了山下的公路。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全部行程已归于结束,时间已超出了计划的约定,我们就要归去。依依惜别中,大家于湖滨合影留念。朋友那草编的草帽,便成了我们携带回俱乐部的纪念品。

古老的穿越--古瀛洲、首仕古道穿越记(三)

    车朝礼门乡驶去,朝周宁方向驶去,参谋长最终被朋友留了下来,继续探访。我们于七步镇作别后,车辆驶进山间,驶入夜幕,驶越大雾弥漫山高路险的牛岭隘口,驶向一路风尘雨已飘落的归途。无言中,古老的穿越,脚步历历,萦梦心怀。一路走来,历史的足迹叠进了现代的脚印,我们盛装了太多的收获、感动和满足,也留下了几许改变的遗憾、难过和失落。但我们总要前进,前进才有希望,而历史、人文和自然,却理应得到应有的传承和尊重,这才有真正的未来。
    车于福安赛岐镇稍息,我们却最终没有解决晚餐问题,午间的盛宴已让我们消化不良,还有那份挑战攀登的倦怠初生……
    车奔向高速公路后,疾驰一路,深梦已把前尘往事的一切忘却……

 

                                                             二00七年二月六日完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