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2013-10-28 12:18:48)
标签:

辽宁

宽甸县

青山湖

虎塘沟

油画

分类: 11-15户外

10月14日,雨转阴,桓仁县—丹东青山沟镇—青山湖—虎塘沟—宽甸县
水泽润秋青山沟


    桓仁是个大气宽绰的小县城,整洁敞亮的街道让人感觉到管理者的眼界。只是,雨还下着,冷风嗖嗖,让我们犹豫起明天的行程。清早醒来,弥漫的雨雾,我们否定了赴桓仁五女山揽胜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的打算。继续南行,我们奔赏秋又一胜境—青山沟而去。
    青山沟风景区位于丹东宽甸县青山沟镇,景区由青山湖、虎塘沟、飞瀑涧等几部分组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行去,桓仁城外,一片稻田的金黄让我们停车采风;高速路上,一处修建的观景台予我们泊车阅色;乡村路中,一排纵深的杨树令我们下车造影……雨下着,风冷着,但北方秋色的丰盛却营造了我们的兴奋,令我们一路心情晴朗。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过青山沟镇后,我们抵达到青山湖。烟雨迷朦的湖面,冷却了我们游湖的兴趣。就着码头和画家村的一片秋枫,我们捕捉秋景,女队员的娇情,却营造出了生机的画面,让这一处冷秋有了几许人气。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返回青山沟镇午餐,路上我们于湖边留下一组镜头。雨却是停了,阴沉的天空露出了曙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下午朝虎塘沟溯流而去,一条美溪引领了越来越浓的秋色,让我们重又活跃起来。虎塘沟景区门口,热烈的秋林,诱惑着我们向山中快乐游去。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这是一处水润的山谷中秋,落叶缤纷,流水潺潺。向上攀去,我们的援手触动了树枝,秋叶便如蝶飞如雪飘纷落下来,漫上了我们的头顶落在了我们的发际,为我们演绎起秋天的童话,愉悦了赏秋人的心境。我品味着这样的心境,在亮彩飞舞的光影里,心隐约如流水放歌,吟唱金秋。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及至深谷,女队员止步于高瀑前,我也因徒步鞋的缘故不寻求登高。于是,粹取几处小景后,我们慢慢撤出山来。攀登的队员归来,我们会合,决定沿公路徒步出行,去品赏那来路的山溪彩秋,亲润秋之水。这时,风已吹干了路面,太阳在云后迷离起眼睛。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这一路区外的景色,其表现的油画之美,却实实在在地体现了自然的奇妙创造。大美源于自然哪!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水泽润秋青山沟--辽宁赏秋(三)

    结束一天的旅程,我们奔宽甸而去,那是王师傅的家乡。他领我们品尝了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羊汤,还有那疑惑的“火勺”—烤面饼。那口齿生香的温养味道,令我们十分难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