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2013-08-16 10:12:11)
标签:

新疆

野营

吊桥

月亮湾

喀纳斯湖

旅游

分类: 06-10户外

2006年10月2日,7:00 喀纳斯河露营地--博托莫依吊桥--驼颈湾园内公路--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景区服务区,徒步约3公里,车行15公里。
把心情交给“喀纳斯”


    寒冷把自己置于半梦半醒中,近乎一夜无眠。一天的行走没有给自己的双脚带来热度,蜷缩成一团也解决不了寒冻的问题,我听到了深夜风的声音,和帐篷外小地鼠掀动外帐的声音。
    清晨发现帐内析水了。冷凝把热气析成水珠慢慢滑落,濡湿了放置于一旁的衣物。赶紧起来钻出帐篷,吃惊地看到凝霜如雪,厚厚地铺满外帐、挂满枝丛。寒冻让滴水成冰,盼望着太阳早点出来。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队友们陆续钻出了帐篷,一个个臃肿地裹着冬衣。下到河里漱洗,冰冷侵肌的清水让自己昏昏的头脑彻底地清醒了。捂热电池装好相机我开始留下几帧珍贵的影像,太阳跳出来了,隔河耸立的山峰瞬间被鲜艳地染红。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温度慢慢升了上来,我开始烧水煮咖啡,简单地解决早餐问题。太阳渐渐照亮了我们这一片河谷,我们也整理着把湿了的帐垫披上草枝凉晒。队长这时召集集合,合影留念,他要把这一路精彩的归结留在这一处少有人烟的山谷。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今天的路程预计不长,队员们慢慢地整理行装,昨夜掏空的背包被重新填满。太阳的直晒下,地面的温度迅速窜升,已到了可以除衣的程度。我索性脱去冲锋衣、徒步鞋,换上便装便鞋。几个时辰之间,我进入到秋天,这真应验了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笼吃西瓜”的独特的气候特征。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马夫开始过来收集行李,装马上路。这才想起并无野营装备的马夫,他们的一夜是如何度过的?据说,马夫是靠相互依偎着生火取暖,熬过了无眠之夜。一两位因寒冷无法入眠的队员也加入到其中,借助火的温度偎热自己的身躯。
    十时,再一次上路了,昨日磨破了脚的队员开始走路踉跄。慢慢地爬上了山坡,才真切地看清了昨夜逗留的河谷,喀纳斯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湾,迤逦地向东流去,十分美丽。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沿着山坡向前走去,先行的我们看到了河对岸公路上车来车往,却都会在路边的亭子中停下来,有些游人会跑下山坡,向河谷、向我们眺望。那里是收费站是驿站还是观景台?无疑我们已在隔岸的众目睽睽之下。突然看到了桥,桥意味着徒步可以终结,我们停下了脚步。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这里离露营地很近,向导马夫是如何安排露营地的?我们不得其解。队长来了,好生纳闷,令我们向树林退去待命,等候马队的到来。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马队叮咚的来了,向导也觉得惊诧。两年前他来过这里,但没有桥。桥无疑是新建的,但该如何跨过?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跨越喀纳斯河的桥为悬索吊桥,桥前有一蒙式帐房搭在那里,桥上还见到有人走动。仔细看去,桥似乎尚未竣工,施工的便道从公路插到河谷。是否可以从此通过,退到林子后,马夫向导决定下去探探。不久他带来好消息,桥上只有施工队的工人,与景区无关,桥可以通行。闻此,我们立即电召昨夜已进入喀纳斯园区的车辆向桥的方向开来接应。等待中,那些已经惧怕了徒步跋涉的队员心头的阴影顿时烟消云散。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车就要来了,我们也得跨过桥去守候。回身浩浩荡荡地走出林子,向山谷下的吊桥走去,队伍开始迈动轻盈的步伐。走上吊桥,我们才从镌刻在桥柱上的文字知道了这一方土地的名字--博托莫依。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跨过吊桥,顺着施工便道向上攀去,我们的脚步实实在在地踏上了喀纳斯园区的土地。当再一次回望时,桥头的帐房升起了炊烟,午时到了。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本图片为同行驴友摄)

    根据我们的安排,马帮把我们的行李运上半坡,便结束了全程运输向导的任务。分别时,我们生出了依依惜别之情,毕竟这是一次用一生来记忆的行程,共同走出的美丽和感动让我们相信上天的缘份。再见,朋友,愿你们的归途一路顺风!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剩下的路程我们将负重完成。不长,但持续上坡,一些昨日已经疲倦的女队员无力背负,几个男队员便轮番上下背负。车辆适时到了,行李被快速装上了车,人分散着走远,被另一辆车陆续接应上车。当我、哈哈、夏子三人最后被接上车时,汗水和尘土已经让自己“蓬头垢面”。
    进入喀纳斯核心区的一路风景虽然亮丽,但我们已经麻木。司机叫停车看景时,我们竟慵懒得有些不想下车。
    喀纳斯的名气太大了,假日的游人非常多。当我们沿着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一站站看去时,内心的感动却不多。或许是期望太高,或许是我们的脚步已迟,那些落叶松已步入枯黄,云杉苍绿而不青翠,缺乏生动,少有的白桦树已经落叶,空余枝干。与禾木和来途的亮丽相比,差异明显。但喀纳斯河的水在这几处湾中却异常的宁静,簇拥在浓彩的山林间,呈现出翡翠一般的绿色,十分剔透明丽。车过鸭胗湖景点,不再停车,但那浅浅的一湖水面,如镜子般倒影出山峰鲜黄的树影,却引起我们一阵悸动。湖畔河边,几座木屋卧在树下,几匹马静静地偎在边上,给出一幅很上镜的画面,掠过眼前。这样的景致,在喀纳斯,只要安静下脚步,一定会有不少。但我们没有时间了,匆匆地赶到服务区,选几家档次不高的酒店分别入住,这时时间早已过下午三点了。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喀纳斯景区的服务收费是一把锋利的刀,在旅游旺季,你没有选择的余地。为了洗澡,我们需订带卫生间的房间,四人一间,还是加床,连转身都困难,要480元一天。忍痛入住,结果白天还停水停电,要等到晚上。只好先解决餐饮问题,在蒙古包的帐房里,凑合两桌,快速把辘辘饥肠给镇压了下去。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饭后自由安排,大多数人选择补休。我与猴哥等人则乘上区间车,直往喀纳斯湖信步游去。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资料显示,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公里,平均宽约1.9公里,湖水最深188.5米,面积45.73平方公里。喀纳斯湖缩在雪峰耸峙的山谷里,无法望断。环湖的山峰林木已陷入深秋,缺少亮彩。或许临水太近,湖面表现不出蔚蓝,整个湖景失去了想像中的美丽,只有水边那几块石头和飞驰湖中的快艇,为湖面增添了几许灵动。但是,我们的几名女队员着民族服装的俏丽亮相,却实实在在地给这一湖风光增添了鲜亮的人文,装饰了我的镜头。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日暮了,月亮挂上了雪山的山顶,我们也收住了深入的步伐。乘区间车回程,却上错了趟,被拉到喀纳斯河对岸去了。重新出来后,在路口下车徒步,慢慢沿公路向服务区走去。喀纳斯真正的原著民--图瓦人的木屋就分布在公路两侧。这里的房子比禾木的古老多了,很多木屋屋顶上都长满了野草和苔藓。或许是傍晚,炊烟升了起来,一些木屋前的空地上还点燃了篝火,很多游人正围着篝火烧烤,喝酒唱歌,其乐融融。这应当就是家访的旅游项目吧,这种质朴而率真的生活体验有时还真让人向往。

驴行新疆--车轮与双脚的体验(八)

    回到了服务区,天开始擦黑了。水电还没有来,客人开始着急起来,他们质问店老板,却惹来店家的不满,一肚子憋窒的住客于是与店家激烈冲突起来。吵闹的结果既打不了折,也退不了款,只解决了几根蜡烛。毕竟人在屋檐下哪!
    为了明天的行程,我们群体秉烛开会。鉴于赴白巴哈的补票问题,像一个死结,无法解开,明天的行动只好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放弃前行。对摄影者而言,这等于删除了一张精美的经典照片,不能不存下遗憾。
    电在10时左右送来了,不稳定的电压让热水器工作不正常,热水供应不继,吃过夜餐的我们开始为洗澡头疼,最后只好将就着擦洗了事,以待明日。
    喀纳斯的夜空是明亮的,雪山可以透视,但天气却非常寒冷。有过教训的我开始学着用厚袜套脚保暖,一夜香甜的梦才得以不受冷冻地美丽铺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