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召唤
又一次背起行囊……
为什么要去远行?为什么要去登山?
生命的追寻,爱的追寻,把我们置于天地之间。
生命在高处,爱在高处。

(网络图片)
高处不胜寒!
或许我知道答案,或许我还不知道答案。为了这个梦想得到的答案,我必须向更高处走去。
既然选定了这样走,我便懂得承受,无怨无悔。
生命会给我答案,爱会给我答案,我只有坚定步伐。
(二)美好行动
2006年5月4日--6日,俱乐部安排了远征泰宁白石顶的登顶露营穿越行动,报名参加本次行动的队员有16名,其中女队员3名。
资料显示,白石顶位于泰宁大布乡西北的金铙山地区,与建宁接壤,为金铙山主峰,海拔1858米,在我国东南仅次于台湾玉山和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素有“秀起东南第一巅”之美称。金铙山因传说闽越王无诸游猎于此,遗失金钹一面而得此美名,山岭绵亘300余里,共有80峰,峰峰险峻。主峰白石顶把山分为东西两麓,东麓多为悬崖绝壁,山峰突兀,气势雄伟;西麓多为奇峰峻岭,林木苍翠,怪石嶙峋。朗朗天象,登高眺远,建宁、泰宁、宁化、明溪四县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湖尽收眼底。登白石顶看日出、看云海乃一大奇观,喷薄红日和千顷云浪,令人陶醉,使人恍若置身于瑶池仙境……

(网络图片)
毋庸置疑,这是一次艰苦的行动,也是一次充满美丽诱惑的行程。
(三)盼望中的出征
2006年5月4日。
迎着明媚得有些刺眼的阳光上路,车载着我们向遥远的泰宁县城驶去。这是我真正意义的一次户外野营,山水的脚步在向纵深迈去……我必须考验自己。
五个小时后,我们抵达泰宁县城。这个山区的边城,曾留下了无数红军的脚印。一江河水穿城而过,流向金湖,把城分为两半。河岸,古城墙遗址尚存,一组组丰富的人文雕塑揭示了小城的文化底蕴。车没有停下,径直驶向河边的餐馆,简单地食过略带江西口味的午餐后,我们继续上路,车驶向了著名的泰宁金湖景区。

天气有些闷热,雨季的金湖水有些泛黄,湖边丹霞地貌的山体远远近近地掠过窗口,奇峻得引人注目。节日的游人不少,码头上挤满了排队候船的游客。我们没有歇脚,车向金湖深处的猫儿山驶去。

(山友龙儿摄)
雨下来了,下在我们落车的时候,心头有一丝阴影流过,但伴随着雨停又止了。
远征,我们是关注过天气预报的,日子也是这样定下来的,苍天难道要辜负我们的用心吗?
游览金湖猫儿山景区,是行途风景的穿插,是征程的一个驿站。

猫儿山,又名猫儿兽石。当地有猫儿窥鱼、镇守妖鼠等传说。无论何种传说,我想这必与其形似或神似有关。远远地看,猫儿山孤峰突起,高耸入云,的确酷似蹲坐山巅的巨猫,形象逼真。

因为它的高耸,在更多游人愿意从湖上远远地用眼光去眺望它时,我们却愿意用脚步去丈量它的高度,亲近它。

(山友龙儿摄)
沿着湿漉漉的长满苔藓的石阶小心拾级而上,穿过茂密青葱的原生树林,下到开裂岩体高耸而狭窄的一线天中,穿出幽暗,豁然开朗,我们仿佛来自地界。再沿岩体向上攀去,陡峭的石阶让汗水浇过,脚步便慢慢地把身体抬上了岩端。



看到了烟波浩淼的金湖,游船轻轻地划过水面;看到了迤逦湖畔的山峰,透着天光云影的水田;更看到了高耸天际的白石顶,云绕其上,透出云翌的金晖把它笼罩,雄浑、峻美、苍茫……


(联合组图)
明天的脚步将踏足白石顶上,明天的营房将枕着云涛入梦,我想象着那浑圆的落日,朝升的太阳,云涛翻滚的壮阔和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心中便涌动着明天行动的急切盼望。

在猫儿顶,我的邂逅了来自河北自驾游的山友。同道相见,倍感亲切,交流的话题离不开登山,合影留念记载下我们相聚的瞬间。

(山友行摄摄)
下到山来,云依旧低低的。借着暮色赶往大布乡,一路鬼斧神工的丹霞山体依旧令我们目光流连。按计划,今晚得赶到金铙村露营,但大布乡离金铙村仅8公里之遥。队长改变计划,就地于大布乡晚餐宿营。
走在大布乡田边的乡道上,一阵阵清爽的晚风迎面吹来,间或有悠闲的农家情调和炊烟掠过眼前,我便被拉回到童年老家的路上,它温馨得让自己有了一丝丝感动,慢慢化开在心底。

晚餐是甘甜的,乡土的菜肴透着都市没有的清香,而商业的气味却腐朽了邻家旅店的老板,谈好的入住价格,在夜幕下竞可以翻手为雨。一气之下,我们决定全体露营,乡政府廖卫国乡长提供了帮助,大布村吕书记将村办公室腾出来给我们“扎营”,但一部分队员因梳洗问题改住桥头旅店去了。
有一些感动,大布乡的土壤依然淳厚。

雨又小小地下了一些,停了,月亮偷偷地钻出了云层。在宁静的乡村之夜,我站在村办的窗口,眺望明月,我在想,天气啊,明天你可会像预报的那样,是一个晴朗的天气?
钻入帐篷,我那小小的天地,我却出现了少有的失眠,于是,浅浅的睡意里,我用彻夜的聆听,去感受乡村清晨的到来--公鸡的打鸣、掠过窗口的农车、静夜的狗犬、圩日挨宰的猪叫、发动的拖拉机、赶早的人声、清早的鸟唱……我没有烦躁,一切都很纯净,一如童年的梦,我心如止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