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台山登顶记

(2012-03-22 23:14:20)
标签:

天台山

丹云

金牛山公园

烈日当空

山溪

旅游

分类: 99-05户外

    二00五年十一月五日,周六,烈日当空,气温高达32度。
    晨鸣嘀嘀,惊醒香梦,时针指向5:40。探首窗外,曦微中,鼓岭山头,灰云轻漫。
    整装待发,与黎明赛跑,我看到了山后的阳光渐渐把东边的轻云点燃,火红漫天。

天台山登顶记

    追着城市苏醒的步伐上路,金牛山公园,718登山队的熟悉面孔已在绿地等候。
    7点,汽车准时向永泰丹云方向驶去,飘飘摇摇中,我重新坠入梦乡。一阵颠簸,我倏然醒来,浓雾围裹中,公路上,“龙王”造成的伤害惊现眼前,一个多月过去了,紧张的修复无改桥毁路断的惨状。我无法想象雨水威猛的状况,却现实地震慑于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破坏力量。
    跨过这一道道坎,汽车飞驰而去。前路漫长,我们追着时间的步伐前进,越丹云,入闽侯,抵竹岐叶洋。当绕行的车辆(竹岐修路绕行)再一次转向坎坷的里洋村时,车终因打滑止步,离目的地滑溪村还有3公里的路程。烈日当空下,无奈的大家只好扯起伞帽,迈开脚步,顺着机耕道迢迢向滑溪村而去。

天台山登顶记

天台山登顶记

    深山的秋色在郁郁葱葱的林中由零零落落的叶片表现,而今天的气温却俨然如夏令复归,因此,行动中,队员们都开始汗流浃背,消耗颇大,步伐略显疲态。迂回一道山梁,转过一道山弯,我们蓦然见到了一条山溪,山溪上立着一座拱桥。我无法预知拱桥的年月,但从天台山发源的山溪流经此地,已在山谷中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溪床是沿山削切的平整岩床,长长绵延了数百米,在缺水季节,平滑一览无遗,这大概就是“滑溪”的来历吧。再看溪边的山峰,好多座都是由完整的岩石构造的脊梁,这种地貌,让我们对天台山生出了许多奇特想象。

天台山登顶记

天台山登顶记

天台山登顶记

    天台山,传说中古人祭天的地方,山顶有巨石如台,神庙兀立,呼应天地。如此神奇,自然令我们无限神往。
    抵达滑溪村时,天台山犹不可望,看看时间已至午时,队伍只好就地午餐。餐后,队长决定请一农人带路,由于仓促,在一路的运动攀登中,不少队员的肠胃供血不足,造成疲乏,昏昏欲睡。因为“龙王”造成的树倒路断,不少路段需开拓在荒丛中。经过艰苦的努力,队伍终于翻上了山坳,进入天台山腹地,但始终见不到天台山的全貌。在向导的引领下,我们沿着左侧陡峭的古道一路向上攀去,五步一喘,十步一歇,慢慢挪移着把自己疲惫地搬上了山顶。立于山顶,才发现山头荒草丛生,灌木杂陈,荆棘密布,视野严重受阻,传说中的石台不知所踪,天台山的美好想象在现实中彻底破灭,这让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我甚至怀疑我们是否登错了山头。在如此的情景下,面对着骄阳如火的场面,烦躁的队伍挂完旗帜赶紧朝台地中的祭天山庙拓荒穿越而去。

天台山登顶记

天台山登顶记

天台山登顶记

    祭天神庙早已消失,呈现在眼前的只是供奉着神象的残破简易棚盖,也许久无人踪,灶毁台破,荒草萋萋,唯有那一方方不朽的柱石诉说着昔日这里的辉煌与鼎盛。岁月沧桑,逝者如斯,天台山--永泰与闽侯的高耸界山,传说中的神奇名山,我们已无缘再见!攀登的我们虽然有些失落,但我们仍然骄傲于自己的脚步坚实地踏上了1117米的高地。

天台山登顶记

天台山登顶记

    下山,离去,我们从天台山的另一面永泰界古道陡滑攀下,一路不停几乎双脚乱颤地直抵丹云桂院村,回望夕阳下的天台山,高耸的山岭形成一道屏障横亘东南,宛如一条苍劲有力的脊梁,它阻挡着来自两县的风雨刀霜。

天台山登顶记

天台山登顶记

天台山登顶记

    乘车归去,暮色渐笼,车行在丹云公路上,途中经历了飞越塌陷路面的历险。抵闽候地界,又遭遇到了南屿双龙发生特大火灾的第一现场,火光冲天惊心动魄中,很遗憾赶路的车辆没能让我留下镜头,当呼啸的五六辆消防车与我们在尧沙碰面时,那冲天大火已经焚烧了十七八分钟!我感慨那些百年老屋的瞬间毁灭,那辛勤劳作汗水收获的瞬间毁灭,我只能无助地闭上迷惘的眼睛……
    当抵达家中时,我疲倦地跌坐在沙发上,时针已指向了20:50多分。

 

                                                          二00五年十一月六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