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旅白云洞
按习惯于周六登山,风雨无阻,但节日的缤纷诱使山友远足,群龙无首,自己成离群孤雁。曾试想参与登协的活动,因种种原因无果,终于选择独旅。
一个人孤独地向白云洞进发,怀揣着一种特殊的期待。一路走去,相对是一张张陌生的脸,相顾是一双双陌生的眼,孤独始终如影随形般伴我左右。
尽管天气秋爽宜人,尽管一路鸟语啁啾,尽管沿途还有那欢乐烂熳的学生、漫山闲走的游人,但孤独总是让我挥之不去。
山中独旅,让我漫无边际地飞翔思绪,在脑动多于脚动之中,我恍然醒悟,其实人的孤独不在于岁月旅程中的独行,而在于心灵上的茫然无语。我虽不想品尝孤独登山的滋味,但却在孤独行走中寻获哲思,这也是收获。
穿越大尖山
登了数年的山,这还是我第一次参加挑战登山。早早来到西站,跟着一群陌生的脸孔去到永泰一个叫“牛斜”的小村落。队伍向山里开跋,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生怕落入尾闾,紧张的疾步令汗水淌落脸颊。
穿行在修竹茂密的山道上,山野的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情陶醉。但脚步不歇的行军,却令我无暇揽胜。穿过工棚,越过小溪,队伍来到了怪石嶙峋、峭壁千姿的山脚。喘息未定间,队伍又浩浩荡荡地向山坳进发了。
这是一段漫漫长长、坎坎坷坷持续坡路,马不停蹄的队伍不给我们以任何喘息的机会,哪怕是停下来喝口水,也会落后队员四五人。铆足了劲的脚开始越走越酸,越来越沉,在气喘如牛中,我总感觉那盈溢着清鲜空气的山野却异常缺氧,真恨不得就地一躺,一觉醒来已是终点了。
捱到山坳的尽头,路似乎也断了,面对的是横亘荒芜的大山--大尖山,永泰与闽侯的界山,我们也开始了大尖山岭的穿越。队长挥刀打头,穿行在密林荆棘中,用他的身体和经验,为我们开拓出一条山道。此时行进的队伍缓慢了许多,尽管难度明显加大,但攀攀停停中反而为我提供了体力充电的机会。
脚踩着附着不牢的顽石,手援着又割又剌的灌木,沿着坡地近70度的山体攀登,手脚不时被割出道道血痕,并伴随着阵阵碎石的滚落和队员的惊呼。还好队中骨干不时照顾着我们这些新弱的队员,排除险情,令我们得以释然。
终于攀上了山顶,得以迎风坐歇,放松身心。这时,我透过密林的窗棂远望渺渺山峦,心胸顿时变得开阔起来,思潮也开始涌动。人之于大山是何等的渺小,山之于人类是何等的博大,置身其中我们还有什么想不开、放不下的呢!到大山来吧!它能给你我以生活的启迪,给你我以仁智和快慰。
此时,队友的欢声笑语也开始在山脊中洋溢开来,那丰富幽默、生动有趣的呢称令我忍俊不禁。与这样一群年轻朝气、充满活力的队员共享登山的快乐,不觉使自己也青春洋溢起来。
路转向了山下,轻松的身心使漫漫的下山穿行之路变得简单起来。越过一片柑桔园,抵达到一条小山溪,我们开始午餐。那些行装齐备的队员立马忙着为大家烧水煮茶,取出美味糕点分与众享。细细微微间,我的心里有一股暖流滑过。
午后是一条敞亮的山道,引我们一路行进到一个古老的村落--际上村。村口的那座古桥让我恍然醒悟,曾踏足于此的我明白古道通往九都,出山不远了。然而队长却不走寻常路,而是沿古道旁的竹林开道下到深涧的溪谷。面对高耸的溪峪崖谷,我再一次惶惑了。何以大路朝天,偏走两边?也许这就是挑战登山的意义吧,挑战是最大的刺激和快乐!
虽然登过了几年的山,但攀岩溪降却还是第一次。硬着头皮跟着队伍战战兢兢地下到溪谷,攀爬的腿脚开始发颤,抓绳的手心沁出汗来。在队友的帮助下,我战战兢兢来到了高瀑崖顶,探首一看,头晕目眩!那高耸的崖壁足有百多米深,如何下得?!但却见队长从崖旁寻一途径,横过壁缝,穿入树林,结紧绳索,然后嘱这边的骨干实施保护,让一个个心惊胆战的队员越过险境。当一个个过来的队员面面相觑时,我忽然明白,那队伍的领航护卫无疑是一群胆略过人的勇敢者!
终于绕行到瀑布谷底,当抬头仰望时,悠悠白云间,心中蓦然升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成功的喜悦已溢满心头,久久萦回。此后溪行,尽管溯溪仍然十分艰苦,翻山仍然十分劳累,但都已有惊无险,顺顺利利。
出山,当我心迎着清爽的山风,眶满着秋野的绿意,脚踏着丰盈的步伐,怀揣着成功的喜悦,在一路百鸟婉啭的欢歌中,随凯歌高奏的队员轻轻松松地抵达九都时,那种萦怀入梦的惬意是怎么也挥之不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