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名记 写给生活的诗

(2014-03-30 11:21:19)
标签:

杂谈

姚谦专栏

住了北京很久,才准确地理解“折腾”的意思。以前以为“折腾”接近于“折磨”,一件事情来来回回地调整着,而造成的精神上的耗损;现在明白了“折腾”两字背后更丰富的意思,包括了较多的理解与接受,少了一些被动感与愤怒意。

之所以想起“折腾”这两个字,可能跟最近书的出版有关系吧。去年夏天在大陆出版了《品味》,回应超出我的想象,让我有点惭愧与不知所措。这些时日把过往文字整理,是有一个个人小计划。因为同时每月在北京、台北两地居住也十年了,在两地曾书写的不同属性的专栏文字也到了该梳理的时候。于是分类把“事物”方面的内容放于《品味》为主轴,关于“人物”叙述则另结一集。本计划两书相隔一年为准,大陆依计划执行,台湾则因为这两本书的出版分属不同出版社,碰巧两方选择的时间又相近,结果同在今年农历新年前后出版了。因为出版时与出版编辑相异,《品味》在台湾中时出版的书名调回近原始想法的《一个人的品味》,其中自有典故:当时《品味》在大陆出版时,关于书名与编辑老师有过较长的讨论。我认为《品味》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本工具书,其书中我所论及的都是个人対事物、生活上的选择,应该属于“私”品味,而编辑老师还是认为《品味》两个字较为明确、有力量。经过了一番协商,仍定名为《品味》,不过把“私”也隐藏在书本的美术编辑上,并节录了我文章中的一小段解释——— 私品味的意义,两全其美。

关于人物结集“人物”一书,台湾由皇冠出版社定名为《美丽的相遇》。此名取自书中一篇文章的名字,当时定名我也拿不定主意,编辑提议了许多名字我始终定不下来,最后还是交由编辑柚均女士作下决定。毕竟她看的是整个局面、编排、美术设计以及行销,会比我客观。大陆版的计划定在今年四月后发行,依然由我最熟悉的伙伴——— 广西师大理想国原班人马一起完成。理想国的团队是一群个性分明、品位极高、让我欣赏万分的伙伴。进入编辑的后期,除了里面的编排以及文章的调整以外,主编老师需要我依近况再多增加一些文字,并且从我笔记本里的相簿中淘出一些不曾曝光的照片来,希望这本新书有更丰富的内容。

在定书名上,我们更是有许多来回讨论。我一直相信主编的客观性与深入性,绝对比我当事者更能清晰地看得全面。当她提起《美丽的相遇》是否能改成《世间的相遇》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可以,听她的。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正在劳动搬家吧——— 这段时间正逢我十年一度的大迁移,维持近十天的行动周期。面对身边的衣物、家具、艺术品、书籍种种的分类、整理、置入,不出所料是一个太大的工程了。那十天我几乎都是早上八点起来搬家、讨论、思考、调整,夜夜是半夜才入睡。就在我写着同意编辑老师书名的电邮时,忽然就念头一转,拒绝了。因为心中强烈感到“世间”太大了,大得我的文章、我的生命历程和我的眼光、甚至我的思考都还不足以描述与承担。就拿搬家来说:那理还乱的心情,让已走入中年后半段的我,仍深深地觉得自己面对世界的能力不够成熟与理性。于是我在回信里提议能否换一个名字,可从“相遇”两字再发展成一个书名。我自己也想了许久以“相遇”来取的书名真的很少,我提了《相遇而已》;此名可以让我轻松一点,免去负担。

不久,体贴的编辑老师在回信里笑着说我是一位温文有礼,但又固执的人。看到她的回信,我哈哈大笑。我明白她的婉转。不知为什么,那几天我奋力地跟凌乱的新家做奋斗,夜里还不停地思考其他书名的可能。搬完家回了北京的隔天,就与编辑老师见面了,听她说明建议《世间的相遇》这个名字的缘由以及考虑,心里十分惭愧,但是却无来由地还是坚持。我也弄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固执,这时候透过别人的眼睛我才看见。最终编辑老师同意了《相遇而已》为书名,但是我并没有觉得松一口气,反而有了些愧疚。也许这个名字如编辑所考虑的太轻了、也许这个名字在壮大的中国图书出版上不够宏大与立异、也许这个名字有点任性和倔强之意,但是定了就如同搬了一次家一样,让新的可能来改变你吧。

取这个书名的心情转折,让我忽然地体会“折腾”这两个字里头其中变化,而“折腾”也许成就了一个开放的未来,也许削减了气魄的可能,然而透过“折腾”却让自己看见了自己性格上不明显的那一部分。书名就这么定了《相遇而已》,四月底就要发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