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北京地区的“小布达拉宫”

(2013-05-20 11:00:15)
标签:

爨底下村

投名状

旅游

分类: 摄影
  爨底下村落虽小,却原汁原味。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味道,春天墙头上的杏花,夏天绿荫浓浓的庭院,秋天硕果累累的柿子,冬天皑皑的白雪,加上那青砖石瓦,剥落红漆的窗棂,紧锁大门蛛网密结的独户,斑驳的石墙,祥和的居民,历历在目,触摸着明清京西古道的每一份繁华和沧桑.
 
   一进村口,就能见到一个写着大大的爨字的石头,石头后面雕刻着爨底下村的来历。爨底下村人(户主及子女)全姓韩。相传是明代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原村址在村西北老坟处,后因山洪暴发,将整个村庄摧毁。只有一对青年男女,外出幸免遇难。为延续韩族后代,二人以推磨为媒而成婚,并在现址立村,婚后所生三子,为:韩福金、韩福银、韩福苍。三子分三门,即:东门、中门、西门。始以福字为第一辈序排20辈:福景自守玉、有明万宏思、义巨晓怀孟、永茂广连文,至今已发展到17辈,茂,字辈。http://s14/mw690/77e7d78ft7c830a56f5bd&690
  爨底下村是一颗中国古典建筑瑰宝的明珠,它蕴含着深厚的北方建筑文化内涵,就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来说,不仅在北京,就是在全国也属于珍贵之列。 http://s12/mw690/77e7d78ftdd1e58287d5b&690
  穿过一个小巷,走进一户村民家,热心的农村大妈告诉我们,一到节假日,房间都被市民们订满,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
http://s12/mw690/77e7d78ftdd1e590ff42b&690

http://s1/mw690/77e7d78ftdd1e5bd31050&690

http://s7/mw690/77e7d78ftdd1e5d67e476&690
  全村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四合院整体精良,布局合理,建筑风格既有江南水乡窗、楼、室等细节、局部处理上的风韵,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整体的气势。石墙山路、门楼院落、影壁花墙,仍能看出当年的精工细作,砖雕、石雕、木雕蕴育着古老的民族文化。灰瓦飞檐、石垒的院墙凝重厚实中透着威严、恬淡平和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被称为“京西的布达拉宫”。http://s7/mw690/77e7d78ftdd1e5f99ce06&690
  沿着村庄对面的小路,爬上山来,整个村庄的全貌就完全展现在你的面前:一个大大的金元宝。
http://s4/mw690/77e7d78ftdd1e621f36a3&690
    整个村庄坐北朝南,建于缓坡之上,层层升高,现保存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颇具特色,门楼等级严格,门墩雕刻精美,砖雕影壁独具匠心,壁画楹联比比皆示。房屋依山而建,依势而就使每家采光、通风、观景视觉都具最佳效果,充分体现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http://s14/mw690/77e7d78ftdd1e6566cc6d&690
 
 
 
  电影《投名状》就是在爨底下村拍摄的。
http://s9/mw690/77e7d78ftdd1e66429b4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