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我不喜欢现在的上证50指数?

(2021-01-02 07:28:46)
标签:

几个上50基金对比

分类: ETF基金

现在上证50指数编制有很大的问题,从投资收益角度看像一根鸡肋。我不喜欢上证50指数。因为不喜欢,所以想了一个办法,能不能从上50里挑选优秀的公司自己做一个上50指数?从8月小资金开始实盘尝试,到12月逐渐加大资金,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看,完美跑赢上50,上涨时比它涨的多,下跌时比它跌的少。但毕竟只有几个月,还得继续观察,继续完善。

首先我们看,它的编制方法。上证50的编制是根据总市值、成交金额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选取上证180指标股中排名前50位的股票组成样本,再根据样本股的流通股比例调整加权比例。这里可以清晰看到指数主要的参考指标是规模、流动性,也就是总市值和成交量,加上专家委员会的排除样本选择并不是主要以基本面导向,而是流动性、市值导向。这里隐含了一个假设,市场是有效的,有效市场之下,市值和流动性代表了市场对企业的正确评估;而实际上,市场应该是喧闹的,而非有效市场理论的完美状态。

   这种编制方法带来两个很严重的问题,拖累指数上行。

问题一:次新巨无霸对于指数的拖累

由于上证50选样时是主要根据总市值和成交量进行排名,这就会导致每次调整样本都会纳入最近一年新上市的巨无霸次新股,比如20196月纳入刚上市不久的中国人保、中信建投,这些高价次新股在估值顶点纷纷纳入上证50。更要命的是,由于刚纳入时这些股票流通股比例都很低,所以占上证50的权重也很低,但当他们解禁后,占上证50的权重反而会被调高,而解禁往往又伴随着下跌的开始,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就此诞生:巨无霸上市高估调入解禁下跌调出新的巨无霸上市

20206月发的新的上证指数编制规则其中有一条措施是新股上市一年后才被纳入指数,这对于上面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看看中信建投、中国人保从20196月纳入指数后就不断下跌就看出它们对于指数的拖累。

 问题二,上证50指数也在反复被割韭菜

一个股票能否纳入,取决于这个股票近段时间内的流通市值以及成交量。以证券股为例,证券公司的股价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牛市来临时,证券股暴涨,市值猛增,于是每次牛市期间上证50就会纳入大量的证券股。举个简单的例子,海通证券在10年前一直是上证50的成份股,但是在2018年,因为行情低迷,被踢出上证50,被踢出的时候股价7元左右,是近6年最低点,而去年海通证券股价涨到15元的时候又重新纳入,这个时候正好是小牛市,券商行情火爆的时候,相当于反复低卖高买,典型的韭菜,不是吗!上面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牛市来临,券商股暴涨,成交量异常活跃,根据指数编制规则,大量券商股被纳入上证50,而当行情低迷时,券商股又被踢出指数,指数被反复割韭菜!同理还有大量的银行股以及其他周期股,都会被反复割韭菜!15年大牛市期间上证50里就包含了10只左右的证券股。而这些证券股的高估值显然不可持续,熊市来临,这些权重占比不低的证券股就成了上证50的砸盘先锋,第二个恶性循环就次诞生:牛市周期股暴涨高位调入熊市周期股暴跌低位调出

相对而言,创50里面这样周期股就少很多,所以指数也更好看一些。

 问题三:调整时间不及时,每半年调整一次。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每次调整的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10%。

 虽然上证50指数编制有问题,但它又比上证综指好,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上证50是以自由流通市值为权重的,而上证综指是以总市值为权重的,这就导致两桶油、宇宙行等在上证50里的权重并不大,远不及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贵州茅台之类的。

上面是从指数编制规则上看,上证50具有一些先天不足导致投资像鸡肋,那么从它的持仓品种比例看,也像鸡肋。大金融占比接近一半,大金融里银行又占了60%多,银行是一个很保守的行业,我看了9月底30多个股票型基金的持仓,没有一家配置银行的,这么多基金经理不配置银行一定有它的道理。其次,茅台占比太大13%,不是说茅台不好,但茅台现在这个点位确实价格不低了。

也正是基于上面的原因,我不喜欢上证50,所以自己做了一个股票组合,叫做“自制上50”。之所以叫自制上50主要是提醒自己,这个组合的初衷就是找一个组合和上50进行对比,一旦市场上上50强于创50时候,用这个组合来代替上50。这个组合也只和上50etf(510050)进行对比,要求跌的时候比它跌的少,涨的时候比上50涨的多。从之前小资金测试的几个月和本月加大资金以后的组合来看,完美跑赢了上50。但这种状况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因为上50的主力银行毕竟跌了很多,如果它一旦发威,很有可能我的股票组合是跑不赢它的。所以自制上50也需要不断完善中。

现在长江证券账号持仓的就是创50和自制上50,华泰账号因为一直定位为更保守一些,持仓的就是创成长和易方达上证50(510100)。至于159965和A50,这两个基金持仓不仅限于上海股票还有深圳的,当然更合理一些,从今年收益看,也更好一些,但最大问题是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如果是很小资金当然可以买它,现在我买不合适,时刻关注它们的成交量,如果成交量放大,就从持仓的易方达换到这两个上面。

为什么我不喜欢现在的上证50指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