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ill death do us part语法的信息流翻译观

(2015-01-08 10:14:25)
标签:

情感

till death do  us part 从till death departe us 过渡而来,原因是修辞服务句子结构的动态目标:信息结构,从而凸显信息重心(information focus)part 而非 us。其本来的形式是虚拟语气的 till death (do) part us. 实属宾语前置的修辞现象。具体的现象和发展过程可以参考如下的说明:

 

"Till death us do part" 这句经典的誓言对当代英语学习者来说不是很熟悉了,尽管在英语国家是不难理解。然而,听起来好象又不太合乎语法规范,这是因为它的起源可谓渊源流长。它既涉及语言学,又牵涉到法律和政治。其起源和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有关。 

 

1533 年,亨利八世不顾一切地准备废除他的第一次婚姻,却遭到天主教皇的阻挠。亨利八世安排Thomas Cranmer 做坎特伯雷大主教。Cranmer支持亨利八世脱离罗马天主教廷,并同意他废除婚姻的要求。亨利八世统治时期,英国教堂大体保留了罗马天主教廷的仪式,不过Cranmer 的神学理念却日趋向新教发展。 

 

1547 年九岁的爱德华六世继承亨利八世的王位。辅佐年幼英王的大臣们趁机大肆推进和巩固新教的地位。他们让爱德华六世任命Cranmer为重新撰写祈祷书项目的负责人。祈祷书完成后他们又在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人们必须按照新编的祈祷书进行宗教活动,禁止其它任何方式的宗教活动。 

 

新编的祈祷书于1549年成书。书中有关婚礼仪式的章节中,收录了till death us departe这句誓言(当时departe的意思是to divide, separate 分开,分离)。 

 

说到为什么其中的动词用的是depart而不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这是因为按照当时的习惯,当用于从句描述未来发生的事情时要使用虚拟语气的用法。类似的用法又如:We will go along by the king's high way, until we be past thy borders (King James Bible, 1611). 

 

共同祈祷书的几次修订均未对 till death us depart 做任何改动。直到1662年,depart 才变成do part. 到了这个时期,depart以几乎失去了其本义。Part 单独即可表示分离。Do part 是虚拟语气的用法,正如 King James version of Ezekiel中的用法:if he do not turn from his way, he shall  die in his iniquity.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till death do us part, I do.

从今以后,无论甘苦,无论富贫,无论病痛健康,我们彼此相爱珍惜,至死不渝。

 

可在源於英格蘭國教(Church of England)的 
"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BCP, 中文有譯作「公禱書」),有關婚姻儀式的章節當中, 
找到依據。而這也是這個語句的最終依據 [請見文末附錄, 有BCP連結]。 

是牽涉到源於英格蘭教會的 聖公宗教會/Anglican教會, 
牽涉到宗教儀式的固定語句, 是早已有如同經文般神聖固定的語句, 
故爾應將其視為無變動空間, 比較適當。 
【婚姻儀式在西方曾是教會專屬的職責, 也曾必須由神職人員來主持 
才算是有效的婚姻。至今雖仍有如此傳統, 但不那麼強固了】 

這是用至晚在四五百年前的英語, 所拼寫下來成文, 
且最終在1662年版的 BCP/「公禱書」, 將文字固定了下來的當中的語句/詞序。 

 十六世紀開始的英語BCP,1662年之前的版本當中的這句, 
初始是 "till death us depart"。 

【或"til death us departe", "tyl death us depart"等等不一的拼法 --早期英文的拼寫 
並不規範, 同個詞甚至會在同一篇文章有異拼。故在接觸早期英文時, 請忽視 
這種拼法上的差異, 就依上下文以及字母基本音來拼讀認讀單詞, 
用以確定哪個會是哪個英語單詞】 

其基本句型是 SOV, 
death(主語), us(賓語), depart (動詞), 
且是(現代少用的)虛擬語氣現在時, 所以動詞作原形。 
若要直接轉成現代英文, 會如 => until death (would) (de)part us. 

【跟歷史變化較大的英語同為西日爾曼語的 現代德語, 特別是在從句當中, 
仍有 SOV 的詞序】 

只不知十七世紀中的1662年版開始, 何以會將"depart"這一個詞拆分成 do part 兩個詞。 
[可能十七世紀的英語當中的depart這個詞就已跟現在一樣(除了殘餘在如"depart this life"這種成語),不習慣當及物動詞了, 因而在當時改用至今仍習慣作及物動詞的part, 且把在這裡有強調意味的詞頭de-,改用至少在莎士比亞(1564-1616)時代就有強調作用的獨立助詞do。這是一個可能] 
------ 

另, 
但後來開枝散葉到海外的聖公宗教會/Anglican教會, 在英文同樣使用的這套BCP, 
至少在北美洲的BCP版本當中(或有的現代英文版不論), 又不知何故, 有將 
本來的"till death us do part", 稍微改變詞序,

改成了"till death do us part". 

這是"till death do us part" 的由來。因為已經正式化, 所以也為正確。 

至於 *"till death do us apart", 
建請就視為誤, 主要原因如一起始所述。莫試圖拿英文課堂所教的 
現代英語語法分析做為依據, 去抽象化分析它, 去企圖辯證 對或錯。 
就莫用, 即使知道/查得到有些人在某些地方有這麼用。 

附錄 
可到下列網站搜尋相關 --- 
-- 這裡有BCP匯總 → http://justus.anglican.org/resources/bcp/ 
-- 這頁有各年代BCP版本連結 → http://justus.anglican.org/resources/bcp/england.htm 
-- 這是英格蘭教會版BCP 
→ https://www.churchofengland.org/prayer-worship/worship/book-of-common-prayer.aspx 

在BCP章節目錄, 要快速找到相關章節的關鍵詞: matrimony, 或marriage.

 

原始例句:

男對女 --- 
I N.(name) take thee N.(name) to my wedded wife, 
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till death us do part, according to God's holyordinance; 
and thereto I plight thee my troth. 

女對男 --- 
I N.(name) take thee N.(name) to my wedded husband, 
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cherish, and toobey, 
till death us do part, according to God's holyordinance; 
and thereto I give thee my troth. 

男對女, 要戴婚戒時 --- 
With this ring I thee wed, 
with my body I thee worship, 
and with all my worldly goods I thee endow: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and of the Son, and of the HolyGhost. 
Ame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