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是一个及物动词

(2012-10-10 23:10:11)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学漫步

文化是一个及物动词

 

 

文化,不是挂在口头上的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一个及物动词,它永恒而宽广的宾语,是创新与自由。当文化成为一个动词,改变无处不在。

                                    ——题记

 

当下,又到了一个言必称“文化”的时代。但借用一个时髦的句式:当我们在谈论文化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事实上,没有多少人在乎到底要谈论什么,他们在意的是不谈“文化”会被潮流抛弃,这是一个有趣的镜像,众多的有意识叠加成了集体的无意识,还美其名曰共识。

于是乎,众声喧哗中,各种凌空蹈虚此起彼伏,雾里看花的“文化产业”呼啸而来,水中望月的“文化产业走出去”逐浪而去,在过度诠释的自我消费中,仿佛一夜之间,“文化”,成了一个万能的后缀,信手拈来就可随意刷新意义与价值,而文化的面目越来越模糊。

其实,谈与不谈,文化都在那里,与我们形影相随,不离不弃。

文化是事物自身暗藏的密码,它野蛮生长,不需逻辑,不容置疑,不可复制。

所以,任何的归纳,复述与包装,对文化本身而言,就只剩下讽喻的效果。

所以,我抗拒并逃避各种口惠而实不至的文化唾沫。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事。

文化,不应该是满足幻想的时装秀,而应该是激发潜能的脱衣舞。

文化是对经验的一种坚持与落实,文化只负责行动与创造。

文化是一个动词,一个及物动词,它的行动所指,是创新的暗火,故而文化是一种生产力!

有资料表明,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其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其余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这样的一组数字,应该让空谈者汗颜吧。市场本身就是一种优化选择,消费行为才是对文化背后的行动力与创造力最直接最本质的尊重。如果一味津津乐道于中国文化所谓的“天下情怀”、“和而不同”,即使挖掘出再多的内核与神韵,在世界市场自由选择的货架上没有具备竞争力与影响力的产品,也只能沦为自娱自乐的某种笑柄。

所以谈论不是导向,行动才是纲领。

只有在行动中,文化才能成为强大自己的一种武装。

但这武装,不是谋求唯我独尊的垄断霸权,而是守护公义平等的普遍自由。

龙应台说,文化不是一块石头投入水杯,而是一块方糖溶于整杯水中。这是我最认同的一种比喻。

文化作为一个动词,不应该是一种粗暴的干涉,一块石头投入水杯,即使在瞬间溅起了小水花,那样的泡沫也是不持久的,最终归于平静与守旧;文化作为一个动词,应该是一种温柔的渗透于溶解,才能改变原有的结构与成分,为创新提供可能,奠定基础。

本特辑,我们着眼于寻找那一块块富有行动的文化方糖,他们已经溶化或正在努力溶化于世界市场的那杯水中,祝愿他们在溶解调和的过程中,消除偏见,创造奇迹。

文化,不是挂在口头上的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一个及物动词,它永恒而宽广的宾语,是创新与自由。

当文化成为一个动词,改变无处不在。

 

                        《南方周刊》总编辑陈朝华

 

【小注】

本文摘自《南方周刊·风自东方来》卷首语,题记笔者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