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夜闲话(二)

(2012-10-01 01:04:15)
标签:

如花美人

分类: 诗词曲赋

 

我可以想象到,那个时候班婕妤已经不受汉成帝的宠爱了,多才善感的她在一个入秋的天气里收拾房间,将一把美丽的团扇收进了箱子,她的泪水就是在这一刻突然落下的:原来,再美丽的团扇也终将会等到秋天,当秋风吹起,团扇要么被收起束置高阁,要么被弃置置之不理。是的,就像一个曾经受到无上荣宠的女子一样,如同自己一样。

 

团扇是用齐地出产的丝绸精心裁制而成的,如霜似雪,形如满月,皎洁而团圆。这样的尤物“出入君袖怀”,与君形影不离。但为什么,每一把团扇都会等到秋天,每一个痴情女子都会等到“故人心易变”以及后来的“恩情中道绝”?

                                      ——题记·清纱小感

 

 

 

【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容若的这首《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让我深深记住了班婕妤,亦认识了纵欲过度以至于暴毙的昏庸帝王汉成帝。

 

班婕妤,西汉女词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汉成帝时被选入宫中。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对她最为宠幸。班婕妤在后宫中的贤德是有口皆碑的。当初汉成帝为她的美艳及风韵所吸引,天天同她腻在一起,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班婕妤又擅长音律,常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止是他的侍妾,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汉成帝把她放在亦妻亦友的地位。

 

汉朝时期,皇帝在宫苑巡游,常乘坐一种豪华的车子,绫罗为帷幕,锦褥为坐垫,两个人在前面拖着走,称为;至如皇后妃嫔所乘坐的车子,则仅有一人牵挽。汉成帝为了能够时刻与班婕妤形影不离,特别命人制作了一辆较大的辇车,以便同车出游,但却遭到班婕妤的拒绝,她说: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注:嬖,音bì)汉成帝认为她言之成理,同辇出游的意念只好暂时作罢,当时王太后听到班婕妤以理制情,不与皇帝同车出游,非常欣赏,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王太后把班婕妤比作樊姬,使班婕妤的地位在后宫更加突出。班婕妤当时加强在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各方面的修养,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可惜汉成帝不是楚庄王,自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声色犬马,班婕妤受到冷落。

 

在不断遭到赵氏姐妹的陷害之后,聪慧的班婕妤知道:只要有赵氏姐妹在,自己就安宁之日,亦没有出头之日;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因此,她自请去长信宫侍奉王太后,将自己置身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从此,悄然隐退在淡柳丽花之中。

 

深宫寂寂,岁月悠悠。班婕妤悯繁华之不滋,藉秋扇以自伤,作《团扇诗》,又称《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注:纨wán,飚 biāo, 箧笥qiè sì)

 

 

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云: 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至必传于后于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这话用来讲班婕妤也适合,倘若班婕妤一直得到汉成帝宠幸,她是否会为文坛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呢?两者相比,孰得孰失,谁又能讲得清呢?

 

钟嵘《诗品》评此诗:“《团扇》短章,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

 

沈德潜《古诗源》评语:“用意微婉,音韵和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