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夏初秋里的阳春白雪

标签:
天籁之音古筝文化 |
分类: 桃花小筑 |
【天籁之音】
末夏初秋里的阳春白雪
(导语)筝,发音轻柔委婉,可表刚柔哀之情感。历来都有很多文学作品描写筝的韵味与空灵。太白诗云:“遥知玉窗里,织手弄云合。秦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王昌龄《西宫春怨》诗云:“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正文)2012年8月17日,赵丹老师的“琴筝国乐”古筝音乐会,在小编的望穿秋水殷殷企盼下如期而至。静谧欢喜的夜,穿过芳香四溢的鲜花丛林,带着如花般的美丽心情,踏入了神往已久的即墨广电德馨演播厅。
在观众的千呼万唤中,印象里隔着云端的如花美人,终于犹抱琴筝未遮面地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赵丹老师惊艳登场。下面小编带大伙儿身临其境去体验这样一场盛大华丽的感官盛宴。
(配图一)
《弦板调》:欢快热烈,祥和繁荣。音色清脆,切身感受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天籁之美。妆容无可挑剔,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国色天香的绝代佳人,遗世而独立,悄然间已经占据我的整个脑海。
(配图二)
《茉莉芬芳》:清丽淡雅,透亮圆润,委婉优美,流畅波动。沁人心脾,旧时光里,安然依旧,美人依旧。淳朴柔美,意境绵远,耐人寻味,余韵悠悠。
(配图三)
《草魂咏》:气势磅礴,嘈嘈切切,抑扬顿挫,恢宏壮丽。不由想到主席诗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柔情似水的女子,原来竟也有如此的豪情飒爽,温婉中透着一股坚韧。
(配图四)
《梦里水乡》:同名歌曲改编。江南,美到极致的一个词儿。极致的美,往往很难去描述;然赵丹老师却将江南之美,用筝诠释地淋漓尽致。梦里水乡的江南——莲叶田田,氤氲缭绕,草长莺飞,碧玉妆成,茶香幽幽,缠绵悱恻。衣裳的搭配更是恰到好处,选用了自成一家的桃色。夭夭之桃,灼灼其华。心似繁花艳照,身如古树不惊。绝美!
-
壮志难酬身先死
(配图五)
《临安遗恨》:取材自《满江红》。岳飞的一生是悲壮的——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精忠报国,奸邪陷害,壮志难酬,蒙冤而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句诗让我想到卫青及霍去病。同是英雄,岳飞未逢明君,报国无门;而卫青跟霍去病的命运截然不同,因为有赏识他们的伯乐汉武大帝刘彻,盖世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于他们,能够战死沙场,是毕生最大的荣耀和梦想罢。
-
天山姐妹花
《天山之歌》:或许,当素年锦时,我们回首往事之际——蓦然发现,原来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竟然是我们似水流年的大学时代。恰同学少年时!青春的情谊,那是你今后的生命中再也遇不到的似海深情,那是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换。《天山之歌》合奏,一群各有千秋,或艳或淡的姐妹花。让小编不禁想起了自己如花似玉的过往青春。
《渔舟唱晚》:情真真,意切切。可惜,唯一的美中不足是——没有抓拍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唯美壮丽幕景。曲中夕阳西下的江南水乡,丝毫不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惆怅失意与落寞凄凉;而是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收获之喜悦。美好,安逸。
(配图六 )
《云裳诉》: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传世佳作——叙事诗《长恨歌》。因为杨玉环在马嵬坡的凄凉结局,我始终不能喜欢李隆基。三郎与玉环之间的忘年之恋,近年来备受电视剧编导们的关注与追捧。这其中,殷桃版的杨玉环,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杨家有女初长成,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无颜色。美人出浴,肤若凝脂。云想衣裳花想容,明皇爱美人欢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怎么会不怨?怕是怨极了罢!“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可为此证。曲调时而清幽哀怨,如轻泣低诉;时而急速有力,似张扬呼喊,听起来,催人泪下,我心揪然。
(结语)古有《论语·述而》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今有小女子我闻之、观之、赏之,整夜不能寐,一直沉浸在赵丹老师通过筝音营造出来的那幽美绵远的意境里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