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雨寄北》【义山诗】

(2011-07-06 23:36:22)
标签:

李义山

分类: 诗词曲赋

《夜雨寄北》

                   【义山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题解】

这首诗写作者滞留四川,归期无日之况。作年有两种说法,一是大中二年(848)游巴蜀时;二是大中五年(849)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yǐng)幕中作。李商隐曾从于梓幕,留于东川,故诗中称“巴山夜雨”,诗当为思归时寄友人之作。题一作“寄内”,并不确切。诗虽短小,但情思委曲,立足于现在而预期未来,而又以未来作为立足点而重现现在,虚实结合,令人玩味不尽。明周珽(tǐng)《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以今夜雨中愁思,翼为他日相逢话头,意调俱新。第三句应转首句,次句生下落句,有情思。盖归未有期,复为夜雨所苦,则此夕之寂寞,惟自知之耳。得与共话此苦于剪烛之下,始一腔幽衷,或可相慰也。‘何当’、‘却话’四字妙,犁犁云树之思可想。”

 

 

【注释】

“君问”二句:巴山,四川有大巴岭,与小巴岭相接。唐人诗中巴山,多泛指四川境内之山。唐诗言“巴山”者颇多,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崔涂有《巴山道中除夜书怀》:“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二句谓离别故园,无法预料归期,见巴山夜雨,更增思归之念。

 

“何当”二句:何当,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共剪西窗烛: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浓缩为成语“西窗剪烛”,并泛指亲友聚谈。剪烛,是因为蜡烛燃烧久了,烛芯就会结成烛花,以致昏暗不明,剪了以后才会明亮。巴山夜雨,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后来成为思乡怀人的成语。二句谓何日才能聚首相会以共剪西窗之烛,以回忆巴山夜雨的情怀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