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和《玉楼春》——词牌小解
(2011-04-30 06:49:23)
标签:
木兰花·玉楼春 |
分类: 文学漫步 |
《木兰花》和《玉楼春》
【木兰花】
《木兰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五代文人用词调写词,有两种情况:《花间集》所载,如韋(wéi,“韦”之繁体)庄、魏承班、毛熙震之作,都是用三七言长短句的仄韻(yùn,“韵”之繁体)體(tǐ,“体”之繁体);《尊前集》所载,如欧阳炯、庾(yǔ)传素、许岷(mín)、徐昌圖(tú,“图”之繁体)之作,都是七言八句的仄韵体,和《玉楼春》的格律形式完全没有区别。至宋朝则《木兰花》已成为《玉楼春》的别称。
【玉楼春】
词牌《玉楼春》,又名《玉楼春令》、《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春晓曲》、《转调木兰花》、《呈纤手》、《归风便》、《东邻妙》、《梦乡亲》、《续渔歌》等。《词谱》认为,五代后蜀顾夐(xuàn)所作《木兰花》词有“月照玉楼春漏促”,“柳映玉楼春欲晚”之句;欧阳炯的词中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的词句,所以取“玉楼春”为词调。此词调为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八字,下片与上片相同,共五十六字。宋代词人作《玉楼春》颇多,如辛弃疾《玉楼春》词云:“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词牌《玉楼春》常与词牌《木兰花》体式混用。《玉楼春》是七字八句,而《木兰花》则有韦词、毛词、魏词三体,没有与《玉楼春》相同的体式,因唐末人所编的词集总集《尊前集》将二者误刻,故而以后宋词中多混淆沿用。
《玉楼春》词牌定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