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天后宫
(2011-04-02 22:09:36)
标签:
故土金口杂谈 |
分类: 星罗棋布 |
金口天后宫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参观金口天后宫。天后宫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三年,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庙产之雄厚,历史之悠久,在我国北方当属上乘。现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朝乾隆年间,金口港已日益繁盛,并出现了通四海、达三江的繁荣景象。盛时有“360家店铺、360家油碾坊、360艘船舶、360家青楼”,素有“金胶州,银潍县,铁打的金家口”,“日进斗金”和“富领胶东,名扬闽浙”的美称。在这种情况下,南北巨商大贾和善男信女们捐资建造了金口天后宫。
金口天后宫在布局上分为行宫和寝宫两大主体建筑。行宫在前,寝宫在后,其间配以诸多附属建筑,将两座高大的宫殿融为一体。两宫的模式一样,都是青砖绿瓦,雕梁画栋,四角飞檐。行宫内宽12米,长30米,高10米。
行宫是天后圣母理事的地方,以红漆圆柱撑梁,高大宽敞。进入大殿,会看到用香樟木雕刻的天后圣母坐像。宫门上方悬有“沧海慈云”的巨幅匾额,后面匾额是“长发其祥”。宫脊上用小瓦构成莲花图案,并镶嵌有“风调雨顺”四个大字。天后圣母又称妈祖、海神娘娘,我国沿海一带广泛流传着她的神话故事。传说北宋初年,福建省湄洲岛住着一户姓林的渔民。林家夫妻生有一男一女,女孩生下后从不啼哭,父母给她起名为林默。她生在海边,喜欢大海,而且水性极好。她常常去海上救助遇难的渔民、客商,有时还经常做梦到海里去救人。有一天,林默的哥哥和父亲出海打渔,她和母亲在家里织布。织着织着,她竟睡了过去,只见她咬紧牙关,双眉紧锁,不停地手划脚蹬。母亲见状大吃一惊,慌忙上前推醒了她,林默失声大哭,诉说她父亲和哥哥在海上遇到风浪船翻落水的经过。梦中,她嘴里咬着父亲,手里拉着哥哥,正往岸上游,突然被母亲推动,却把父亲丢了,只救了哥哥一人。母亲认为她在说胡话。不一会,浑身湿透的哥哥回到家里哭诉海上遇难的事情。从此以后,每当海上起风浪时,只要林默一站在海边,海上马上就会风平浪静。后来这件事在村里传开,大家又惊又喜,便称呼她为“海神”。她还通晓医药,经常给乡亲们看病治疗,她还懂占卜,能预知未来祸福,乡亲们十分爱戴她,又称她为神女。28岁那年,林默因海上救人不幸身亡。乡亲们不愿承认默娘死去,便说她“升仙”了。
行宫左侧是火神阁,行宫右侧是财神阁,两阁相配使主殿格外壮观。寝宫是天后圣母休息的地方。
金口天后宫自建成的几百余年中,前后重修过5次,从尚存的残碑中还能看出乾隆五十年(1785)、咸丰一年(1861)两次重修的记载。
金口天后宫香火鼎盛的时刻,莫过于每年在这里举行的庙会;正月十六日庙会,这次庙会旨在给天后圣母“拜年”,亦叫唱灯节。三月二十三日庙会,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后圣母的生日,庙会旨在为天后圣母“庆寿”。农历九月九日庙会,这是纪念天后圣母“升天成神日”。这些庙会都给天后圣宫增添了不少色彩。
主要看点:妈祖文化
节会活动:正月十六、三月二十三、九月初九金口天后宫庙会
交通方式:即墨-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