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众号估值6亿,月入千万!他44岁创业,仅用1年

(2016-01-28 17:27:37)
标签:

杂谈

这个44岁大叔、带着6个人创业打造的公众号,短短一年时间估值已超过6.5亿,而广告费已经高达月入3000万,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一个44岁大叔的人生再创业

  1年做到估值1亿美元 月入3千万广告费

  微信公众号数量已经破千万,众多公众号已经如茫茫大海中难以脱颖而出,但这个公众号却无法不注意,短短一年多时间,它就达到估值1亿美元(约6.57亿人民币),而且最厉害的是它的盈利杠杠的,月入3000万广告费,乖乖,这个数字大的吓人啊!现在它的订阅粉丝已经高达600万 ,在微信公主公众号的估值排名中位居第四。

  上线半个月即创下记录

  一条刚刚创办的时候只有6个人,它上线于2014年9月8日,而在上线的半个月就创下了一个业内瞩目的成绩,粉丝订阅就达到百万。

  而它也迅速进入盈利飞跃的时期,最牛的是这个每期把客户的广告拍的异常唯美,成为了让人感叹不已的精美视频,而它的这个广告视频收费还非常高,单集收费在100-120万,每集3-5分钟,年度合作会有折扣。2015年前两个月就已经敲定了2000多万元的单子。

  不做社群,就赚得美美的了

  与时下各种喊着社群经济不同,“一条”没有像罗辑思维去做各种各样会员收费,也没有在各地做各种活动,兜售演讲会门票,更没有主动去一周一本的去推销卖书,如创始人徐沪生所说“我们的社群基本上零,我们在微博上的评论基本上都不去回应”

  但它如今的收益,早已就早已将罗辑思维甩开了,罗辑思维一年卖书一个多亿,罗辑思维按照利润分成能从其中提几千万,已经是非常成功的运作了,但《一条》广告月入已经高达3000万,并且,不做社群的《一条》,它的粉丝质量和粘性一点不低于做社群的罗辑思维,每天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总是推送之后短短半个小时,浏览量就轻松进入10万 的行列。

  http://ww1/large/77dbfeebjw1f0fc4s9zdgj20ag0640sm.jpg

  ▎这个公众号大牛 是个什么样的视频?

  一个针对中产阶级的高端自媒体

  在众多微信公众号中,《一条》是一个有自己清晰定位的公众号,一个推崇较高生活品味和气质的自媒体,一个传播生活方式的自媒体。用44岁的创业大叔徐沪生的话说 “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 用优雅的价值观去培育互联网中产”。

  “一条”每晚8点会为用户推送一条原创视频,主打“生活、潮流、文艺”。其中介绍了一些独立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和美食信息。

  如今,因为一条”视频做得确实十分精美,已经成为了不少用户“睡前必看”

  http://ww4/large/77dbfeebjw1f0fc4x7h59j20au064q3i.jpg

  ▎这个一年多估值6.5的传奇如何成就?

  这里可不是鸡汤,而是干货提供

  在《一条》一年时间蹿红的背后是什么,这个一年多就成为大咖的公众号是如何炼成的?

  这个44岁大叔其实不简单

  其实,这个44岁不简单,他曾是非常成功的媒体人。

  2000年,30岁的徐沪生就创了《上海壹周》杂志,

  http://ww3/large/77dbfeebjw1f0fc528suxj20780aqwf5.jpg

  而在2005年,35岁时又创立了《外滩画报》,

  http://ww3/large/77dbfeebjw1f0fc574jukj207809g0tc.jpg

  前者《上海壹周》是一份时尚都市杂志,向读者讲解流行与时尚,而后者《外滩画报》定位针对新兴中产阶级的国际时尚生活倡导者,两份杂志在业内都曾获得不俗反响。

  在2014年2月,他辞去了《外滩画报》执行总编辑职位,7个月后,他创立推出了“一条”,这个面向中产阶级的“高尚生活视频”公众号。

  说到这,大家应该明白,这个大叔实际上是积累很深的,多年的时尚生活积累,对新兴中产阶级的把握,让他在转型跨越的时候,既把握了趋势,同时又通过自身多年的积累,成功实现了跨越。

  44岁大叔成功背后都做了什么

  而在整个过程中,他是如何做到的,都做了什么?

  1)精准的人群定位 针对中产阶级

  所有的消费品都有一定的目标客户,越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也才能更有效的便于推出针对性的产品,才能更好地打下基础,如上面所说,过去的经验积累,让他们在目标客户选择上做到了精准。

  新兴的中产阶级一直存在,需要与中产阶级相匹配的产品,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产品,徐沪生过去所创立的两份媒体都是针对这个群体,虽然纸媒衰落了,这是这个群体的精神消费需求一直存在,《一条》以优质视频的方式满足了这个群体,满足了新兴中产阶级的精神消费。

  徐沪生也表示“后来,我们看到视频的用户数据分布跟我做杂志真的是一模一样,只不过人群大了100倍”,前半句体现了目标客户的精准,后面体现了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可以在传播上跨域了区域限制,把各地的目标人群进行聚合。超越了之前媒体杂志的区域限制,更好的传向了更多群体。

  2)认真打磨产品 

  A、内容原创

  与目前众多公主号走转发路线不同,《一条》坚持原创,这让《一条》在众多转发的微信公众号中显得极为另类、特别。

  B、有独特品味

  在原创的同时,《一条》与目前众多心灵鸡汤文、恶搞的文章不同,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精品时尚生活的传播,推动中国生活美学的升级,内容简洁、富有文化品位。

  内容上体现了最具匠心精神的一批达人风格与作品,如国内最顶尖的建筑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和一些极富匠心的手艺人。先后推出过“中国印花女王”刘清扬、“便当大神”吉井忍、致力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擅长玻璃创造的艺术家王沁等。

  而且,这个整体的格调,可比罗辑思维的工匠精神更高了很多。

  同时,所有的视频保持了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水准,这实际上不仅是产品制作能力,更涉及到了另一个重要的能力,团队管理能力。

  C、制作精良

  在最初确定视频作为主攻方向的前期,徐沪生先后看了N个G的视频资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确定视频的格调、风格、方向等。

  而《一条》整个制作过程极为精良,一条的每个视频虽然极短,只有3分钟,但是要拍摄的素材多达10个小时,从中剪出最合适的3分钟,而为此剪辑和制作所花的时间则更多。

  D、认真打磨

  一方面在视频上认真打磨、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在内容标题上也极为下功夫,为了让一个标题具有穿透力,也是下足了功夫,一个好的标题也是一条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怎么起出一小时破10万的标题的问题,徐沪生给出的答案是:起100遍!

  可以说,在产品的打磨上,《一条》与目前的众多微信公众号显然不在一个层次,自然很容易脱颖而出,而好产品引发好口碑,持续的好产品、形成良好口碑传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3)做了好的推广

  仅仅有好产品还不够,作为成功打造过2个时尚杂志的徐沪生自然深知这一点,在《一条》的推广上,同样下了功夫,一开始创业的徐沪生,就为此准备了充足的资金。

  A、渠道传播推广

  没有一定的传播推广,是很难迅速起量,在传播渠道上,《一条》先后在广点通及一些视频网站做了推广, 而且根据每天的反馈进行调整,例如他的广点通方案就修改了100多遍。

  B、人脉传播(意见领袖转发KOL)

  多年时尚媒体的资源积累,还是有很多优质的人脉资源,例如《一条》被黄晓明、闾丘露薇等知名艺人、记者转发,如黄晓明为代表的知名艺人所拥有的粉丝数量级都是惊人的,这样所获得的传播效果无疑是巨大的,甚至远大于渠道传播推广。

  4)专业的团队

  在整体的运作上,《一条》的团队与众多草根创业不同,是按照规范的公司运作模式,整体有严格的流程,跟过去杂志的运作模式相同,周一还是会开有选题会,而徐沪生我还像个总编辑一样,每一秒的镜头都要审。

  个体与团队的差距在这里彰显,另外一个由《凤凰周刊》前主编黄章晋创立的大象公会,同样是规范化、专业化的团队化运作,保证了高质量内容产品的持续产出,同时由于总编的把关,保证了一贯的风格、调性,形成固定的读者群,从而形成有价值、又有影响力的媒体。

  ▎本质上还是经典的商业打法

  其实,罗辑思维也是一样

  精准的人群定位 好的产品 好的推广 好的团队,经典的商业打法,成功引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实际上,《一条》的坚持还是经典的商业打法,有好的产品(视频内容) 好的推广 好的团队(初期,一定的推广时必须的,到一定程度后,到一定用户数量,例如百万后,无需推广,就能口碑自然裂变带来的后续就是极为惊人了),成功是必然的。

  很多人只看到成功的光鲜,没有看到他们背后是如何做的!

  即使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拼命的喊社群,打造魅力人格体,但是他成功背后的很多基础并没有说,罗振宇自身多年的媒体人经验积累(他曾经是央视财经频道制片人,东方卫视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个人功力极强)、背后优秀的选题、策划团队(包括选题、整理,每周一期只靠罗胖一个人要累死了),还有有效的推广和资源(优酷的首页位置可不是谁都能给的),这些他可没告诉你,实际上还是经典商业打法的玩法,这一切的结果,如果没有足够的功力、积累和资源,还是很难实现的,罗辑思维团队整体上在运作上的优势是明显和突出的,没有几个能达到,换句话说,也是一般难以复制的。

  但是,很多人没有产品、没有好的团队,也没有有效的推广,就学着罗胖一天一分钟录音,做着梦想,我有一天也会像罗胖一样牛叉啊!但是实际被忽悠了!很多背后的东西根本没看到,没去深思。

  这里面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没有这些多年经验积累而来的内容、没有一支有力的策划、选题团队,没有有效的推广资源,能知道罗胖是谁?没有前面这些打下的基础,又如何做社群?只是这些罗胖都没有告诉大家。

  世上没有捷径可走!

  世上没有捷径可走!

  所谓捷径都是成功者忽悠大众的!

  成功者拿着梯子上了楼,然后把梯子拿走了,你看到的是已经爬到上面的成功者,但是他们爬梯子的那段没告诉你,你会觉得好厉害啊、没用什么东西、怎么上去的,而他们也会告诉你说,上来啊,你也可以的,于是你也就疯狂了!我也可以好厉害啊,实际上关键步骤你没看到,你实际上······

  世上没有捷径,需要苦练、做行业积累、经验积累,有了这些之后,然后寻找合适的方法,爆破,才有可能!

  于建民:《中国成功宝典·科学策略》(修订版)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