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亚中国讲述:互联网行业的“生死时速”

(2014-02-21 10:02:10)
标签:

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该亚中国

该亚微天下

it

分类: 热门话题

  互联网现在竞争都非常激烈,然而在“互联网思维”搞得传统产品心思不宁的时候,中国互联网也开始按耐不住了,各界大佬开始纷纷抢占互联网先机,腾讯(马化腾)与阿里巴巴(马云)之间的“两马之争”已经硝烟四起,不管是在打车软件上的拼抢,还是相互封杀各自的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全民话题。下面具体详情我们由该亚中国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让巨头们开始争抢O2O领域,在团购、饮食点评、地图、电商、彩票等领域展开竞争,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并购或参股相关网站。腾讯拥有最成功的移动社交应用“微信”以及“微支付”,但他缺乏线下业务与使用场景,与此同时,苟延残喘数年的一些O2O网站,也需要新的资金进入维持生存,腾讯参股或控股一些O2O网站,不仅带来资金更带来资源,成为一个双赢的局面。

    推荐阅读>>>该亚中国谈:打车应用疯狂烧钱的背后隐忧

  腾讯购入大众点评20%股份以及即将入股京东的消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水到渠成的产物。扶持京东这家能够与阿里巴巴抗衡的电商,对腾讯而言具有战略意义,而京东也会获得腾讯在移动端的巨大帮助,这里不仅有流量资源,也有支付手段。尽管腾讯拥有自己独立的电商易迅,但其落后的市场地位让其未来一片黯淡,并入京东可能是未来最好的命运。

  阿里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商,但他在移动互联时代面临腾讯的巨大挑战,基于“微信”这一世界级的移动社交应用以及“微信支付”,让阿里感受到了威胁,因为有了微信平台,腾讯随时可能颠覆阿里。双方为了拼抢客户和流量,已经在打车领域正在进行着自杀式的战斗,双方面临“生死时速”的考验,一方稍有迟缓,可能就被对方超越。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让中国互联网行业重新进行资源整合,这种整合既是企业占领市场的需要,也为市场和社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服务,让互联网更深的介入到人们的生活。如果考虑到未来即将出现的“物联网”,这种整合才刚刚开始。

  但是,至今大部分O2O网站并未赢利,三大巨头基于地盘抢夺而不断对他们进行并购或结盟,资源整合是否能带来赢利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尤其是这些公司的亏损历史并不太短。

  或许,对于移动互联时代而言,速度更为重要。如果你晚一步,资源可能都落入别人手中,即使再有钱自己弄一个,在时间上也远远的落后于人,而这种局面意味着已经出局。这或许可以理解目前巨头们的疯狂并购或参股。而当当网则提供了另一个教训,他过于在乎盈利能力而放弃不计成本的扩张,结果在这种保守中萎缩,而疯狂扩张的京东则更受瞩目。

  事实上,中国正在经历一波更大的“互联网泡沫”,或者说“新技术泡沫”。这在证券市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凡沾点网游、互联网金融、电动车等等概念的股票都出现了非理性的上涨。而传统企业也被“互联网思维”所迷惑并带来焦虑,金融机构纷纷介入电商,制造业也开始研究“互联网思维”。

    推荐阅读>>>2014年Facebook大动静:用190亿美金收购WhatsApp

  相对他们,沉浸互联网行业更久的三大巨头们可能更靠谱,但是,目前“生死时速”式的竞争也表明了他们的焦虑,“生存还是死亡”对于新经济行业而言可能是每天都面临的问题,因为未来有无限的可能。让人遗憾的是,中国互联网进入寡头时代后,几乎没再产生具有颠覆性的新公司,这意味着中国缺乏创新,互联网已经进入“传统时代”。

  该亚中国新推出的“该亚微系统” 微系统为该亚中国研发的企业级移动互联网3P产品,是企业在移动端的商业级产品,从开发客户,到提高客户忠诚度,再到客户爆炸式增长,能帮助企业进行快速移动互联网布局,是企业做微信公证号平台的首选合作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和博主取得联系也可以以下联系方式取得联系:

  电话:400-696-8387

  咨询邮箱:qudao@gaiay.cn

  传真:010-8527027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8号三里屯SOHO北区C座20层

  邮编:1000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