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瓜熟蒂落,年轻爸妈们在喜悦之外,往往是手忙脚乱,接下来,就是迷茫甚至不知所措。当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有开心,有快乐,也有火冒三丈,孩子到了青春期,甚至出现叛逆,父母和孩子之间,沟而不通。
笑笑三岁之前,我和很多年轻父母一样,没有方法,直接复制上一辈家长的做法,或者,从其他家长口里听到某一个方法,直接拿过来用。但是,这些都错了,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就是一后妈的形象。
后来,同事建议我看小巫的书,我一股脑儿把小巫当时已经出版的所有育儿书(除了说母乳喂养的)买了回来,一本接一本地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猛然发现,自己的错误是那么的大,如果再那样下去,孩子很可能给我毁了。更要命的是,我是婚内单身妈妈,而且,即使笑爸在家,他的方法只会比我更加“传统”,笑笑当时可以说是孤立无援,连一个护着她的老人家也没有,全部没住在一起。当时,我就是李跃儿老师说的那种有责任心,但不懂方法的家长。
所幸,我得到同事指点,买了小巫的书回来学习,及时改变自己。我发现,只要成人愿意做哪怕一点点的改变,孩子的改变就会比你想象的多好几倍,自从我改变自己的方法之后,笑笑越来越开朗,越来越讲道理,幼儿园的老师,也看到笑笑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然而,虽然书中有很多的事例分析,很具实操性,但那毕竟只是文字,能够吸收到多少,能够消化多少,就要看各人造化了。而且,时间长了之后,由于工作、心情等因素,很多好的方法又常常被忘到了九宵云外,经常在情绪之后,理智才回来,事后才反省自己。
很幸运,10月26号、27号,我得到听周愚勤老师讲课的机会,内容正是关于亲子沟通的。这对我实在太重要了!
短短两天时间,使我以前在书上看到过的内容又重新清晰,并且得到提升。在小组讨论及相互情景演练过程中,我从其他家长身上学到了更多具体而科学的做法,更是切身体会了我们错误方法对孩子带来的伤害。
周老师说,我们要先处理情绪,再去处理问题。是的,不管是谁的情绪,都应该要先处理好,再来谈其他。如果是孩子的情绪,我们要先给孩子以理解,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被理解的,是安全的,孩子才能放心地把问题交给我们处理;我们必须要先调动起孩子的愉悦情绪,接下来的谈话才能更顺利。而如果是我们成人的情绪,那就更没理由让孩子来承担,更应该先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好了,再去和孩子说事儿。
两天的学习,收获有很多很多,一篇博文,是写不完的。但是,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个很明显的收获。
周老师和一位妈妈就孩子看电视与做作业的事情上进行的演练,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在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是用说教来与孩子“对抗”,甚至用家长的权威,使孩子屈服。但是,周老师的方法非常巧妙,不但最终孩子与成人能够达成共识,而且令孩子接受得心服口服。对于这个方法,我回去马上就用上了,效果相当好。
晚上,睡觉前,笑笑要求我给她讲故事。睡前故事,是我和她几年来的保留节目,只在我身体实在不舒服的时候才会暂停。她能够独立阅读之后,我给她讲故事的时间也相对减少了,但还是经常讲的。那天晚上,我已经很累了,第二天有采访,必须早起。而笑笑,也要在次日早起去幼儿园。我想赶紧睡觉。于是,我们有了以下对话:
我:“宝贝想听故事的对不对?”
笑:“嗯。”
我:“嗯,妈妈也很喜欢讲故事给宝贝听。现在已经很晚了,如果我们还开着灯,看着书讲故事,我担心明天我们起不来床,而且明天会很累。那,妈妈又想你能够听故事,而我们两个又能得到休息,我们想一个又能听故事,又能按时睡觉的办法好不好?”
笑笑想了想,没说话。
我:“妈妈有个提议,你看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关了灯,躺好,妈妈给你讲故事,讲到你睡着为止。这样,又有故事听,又能睡觉。好吗?”
笑:“好!”
我:“那,如果讲着讲着,妈妈睡着了呢?”
笑:“就睡觉。”
我:“对,如果妈妈睡着了,证明妈妈已经很累了,需要休息。”
接下来,我们关了灯,小家伙躺在我身边,听我讲故事。我轻声讲着故事,还没讲完,她已经睡得很香了。
第二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笑笑出来,她要求我抱。以前她还小,我会满足她的这个心理需求,但现在她已经大了,而且我实在很累,腰也很痛,就不太有精力抱她了。于是,我们开始谈话:
我:“宝贝要妈妈抱,是不是因为一天没见妈妈了,想和妈妈亲近?”
笑:“是。”
我:“妈妈也很想和宝贝亲近,可是妈妈现在腰很痛。我们想个办法好不好,想一个又让宝贝和妈妈亲近,又不会让妈妈累着的办法。”
笑笑想了一下,想不出什么比我直接抱她更好的办法。
我:“哎?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搂着走,就可以和妈妈亲近啦,而妈妈的腰就不会更痛啦。”
笑笑还不太同意,我搂着她,一边和她说话一边走,她也就跟着走了。虽然这次不算成功,但是,她记住了这个办法,而且,她能够认同这个办法。因为,昨天晚上,又发生同类事情。
昨天晚上,我们回外婆家看望外婆,回家的时候,笑笑要求我抱她:“妈妈抱,妈妈抱,我要和妈妈亲近。”
我重复那天的话,让她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她两眼放光:“搂着走?!”
我:“对!我们可以搂着走!”
接着,我搂着她,她心甘情愿地让我搂着她,一边说话一边走向我们停车的地方。
回到家,她想先看一会儿碟再去洗澡的。但时间已经很晚了,我依然是用了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成功地让她先跟我上楼洗澡。并且,洗完澡,因为她的作业还没有做,所以,没再开电视,没有看碟,她也没有哭闹。
早上起床,历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以前,我要提前起床,然后留够时间在床边给她讲故事,让她听着故事起床,配合我给她换衣服等。但有时候,她听着故事也不愿意换衣服。这次,我同样用周老师的方法,让她想一个既能让她听故事,又不浪费时间导致迟到的办法。她很乐意地配合:“边听故事边换衣服!”于是,今天早上,我们的时间很充裕,她还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餐,而我也还有很多时间慢慢吃早餐,然后再去工作。
解决需求冲突,其实,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吼叫,不需要压制。只要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并换位思考,应用一点点的技巧,就能够取得双赢的结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