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问题
两者的基本定义我在这里就不复述了,基本比较难理解的是:
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时候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的时候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的时候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大多数人对上面的概念比较纠结,为什么老师在视频中也不敢去讲太深呢,其实个人感觉准则规定的是这样,其实下面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解方法,只是cpa讲义上老师不敢讲太多不官方的东西,现在就我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做下面技巧分析,仅仅是个人为了方便理解
答案:
首先,分析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不符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这个比较简单
资产资产的账面价值是资产的原值减去折旧后的金额,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额很大程度上是税法和会计的摊销方法不一致,相对于计税基础账面摊销的多了,是不是账面价值就会相应的小了,摊销的多了是不是本期应纳税可抵扣就会多抵扣然后少纳税。但是税法上不认可呀,是不是税法就会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本来是要少缴税的,但是本期却要多缴纳税,资产还是这么多,只是时间差异问题而已,以后能够多抵扣少缴税,这个时候是不是就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终极原因是摊销的时间性差异问题)
资产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同理去理解,在这里由于资产的比较简单我就不去举例子了
接下来,我们看下负债的暂时性差异理解,其实在通过做题的时候负债的暂时性差异挺让我费神的,其中预计负债和递延收益我花时间理解比较多
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减去未来可抵扣金额)
看下计税基础的公式,公式我这里不做分析了,有需要的进一步理解的可以@天健老头,然后看下下面我的分析,去理解为什么公式是那样写,然后多看几遍课本,最后一定会有所领悟,领悟不了的可以@天健老头
负债大了,反过来是不是你企业的资产就会减少,是不是和资产反过来去理解,另一种理解方法是这样,负债是直接作为可抵扣的去扣减所得税的,你本期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是不是说明我税法规定你不能用那么多去扣减,你得按照我税法的少的来扣减,少扣减了是不是就会本期多交税,但是以后能扣减呀,是不是以后就会少缴税,是不是本期就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给大家举个例子:
假设2015年12月7日某公司被起诉了,代理律师跟他们说:赢的胜算不大,估计会赔款100万,A会计就对这个事项做了笔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贷:预计负债
看上面的营业外支出,是不是如果税法没有其他规定的话,本期就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但是税法规定,预计负债在以后真实发生的时候才能扣减,是不是本期的计税基础就是0(负债计税基础的定义自己去看),本期是不是就会多交税了,但是以后很有可能发生呀,那以后抵扣呗,是不是这样就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在举一个递延收益的例子,大家前面看cpa教材第十一章的时候会有附有销售条件的销售退回,这种企业如果能估计退货率的时候是不是就会做一笔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同理,预计负债相对应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那部分差额,将来是要抵减利润表里面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差额那部分缴税的部分的,但是现在税法不承认你,你的拨出来,以后真是发生时后再去抵减应纳税所得额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可以@天健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