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我们吃的粮食》

标签:
粮食杂谈 |
分类: 教师集体备课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教研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陈秀虹 |
|
活动时间 |
10月15日— 10月19日 |
活动地点 |
本园 |
|
活动主题 |
《我们吃的粮食》 |
主 讲 人 |
姜倩 |
|
参加对象 |
陈秀虹、陈爱珊、宋伶俐、姜倩 |
申请学时 |
1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星期一:语言《熊和兔子》
星期二:社会《磨米粉》
星期三:数学《5的加法》
星期四:社会《需要帮助的人》
星期五:社会《秋游》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秋风逸爽,落叶飘飘,在这个金色的秋天里。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着许多的变化,叶子变黄了,果子熟了……而这些自然界的变化也正是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良好时机。
围绕“我们吃的粮食”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丰富了对秋天的认识,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立足于秋天的主要特征的观察和感知,了解秋季特征与人们生活环境的密切联系,秋天的种子、蔬菜,秋天的果实,秋天的菊花等几方面入手,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主题活动结束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与热情,本次活动中,很多活动是幼儿自发生成的,如“打扮蔬菜宝宝”、将幼儿生成的和教师预设的有机结合起来,便构成了一个较有教育价值的活动方案。我们认为,本次主题活动能成功的开展关键在于:一是教师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二是教师善于将个别或部分幼儿的兴趣引发为绝大多数乃至全体幼儿的兴趣;三是教师提供适宜的帮助与支持,特别是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以保持幼儿持久的探索兴趣与愿望;四是有家长的积极参与和社区的密切配合。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还是要坚持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耐心地引导孩子,同时多多争取家长的支持,相信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发展的更好! |
|||
过程确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