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花园艺品种介绍——大内玉
标签:
品种生石花园艺记录本 |
大内玉的栖息地是所有石花产地里秋季最干旱的,但离海岸线不远,因此主要靠雾气补充水分。和其他大部分石花有些不同,大内玉蜕皮老叶抽干的速度非常慢,并且有时会发生从叶茎结合处长出侧芽的有趣现象。在浇水方式上,哈默认为比起偶尔浇透,频繁喷雾的浇水方式也许会让大内玉生长的更好。要注意的是大内玉对湿热环境比较敏感,在此种环境下很容易造成烂苗。
灰绿色的原始种大内玉纹路比较单调,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窗面清澈的大内玉;另一种是窗面带有斑点的Maculate
form大内玉,其分布在南面的栖息地中。大内玉花色为白色,在体型上,属于中小型种,但其中还有微小的区别:由于海岸地区风较大,栖息地靠近海岸的大内玉往往不会长很大,通过矮小的体型来保护自己;而栖息地越远离海岸的大内玉个头就越大,并且一般会是Maculate
form。
大内玉系下园艺品种主要就是红大内玉了,它可以说是最早的园艺种石花,也是国内我们最开始接触的园艺品种之一,虽然是园艺种但在栖息地也有少量自然存在。因为它宝石一样的清澈窗面和普通石花里相对少有的红色体色广受欢迎,一度大热,早年是个小贵族,现在可以算是非常平民品种了。
红大内玉是少水,耐晒的品种,但对湿热环境耐受性很差,建议加强植料的透水性,在强日照的夏秋注意控制浇水。花季也是石花里最晚的,一般冬天才开花。
比较熟知的品种有'Rubra' 的C81A和C287,其他有特色的品种还有'Rubragold','Rubra'
F3和'Ruby'。
(图片引用自网络)
L. optica 'Rubra'
红色体色变异品种的大内玉,最早在1923年有过样本报告记录。在原生地有很小概率会自然出现。呈心型的体型,体色红色,通常有窗面,呈半透的红色,窗面上很少有斑纹。花色为白花,经常出现花瓣尖端为淡粉色的情况。科尔编号中C81A和C287都是红大内玉,也是在栖息地发现的小种群。
L. optica 'Rubragold'
一个花色和体色变异的大内玉品种,虽然是红色的大内玉,但花色为黄色,花朵中心区域为白色。这是生石花中第一次出现白花系品种变异出黄花个体,令许多生石花园艺师都感到不可思议的变异品种,哈默曾推测这个品种可能是红大内玉和
L. geyeri(双眸玉)或者L. herrei(澄青玉)杂交获得的。Vincent
Formosa在1998年曾用名字'Ruberoid'报告过这个品种的出现。后在2002年岛田也同样报告获得了这个品种,发现于C81A的种子中。2004年使用'Rubragold'正式发表。
L. optica 'Rubra' F3, dark red x dark red
红大内玉的体色筛选品种,选拔方向为暗红色体色,开白花。此处F3指的是繁殖代数而非编号。来自MESA筛选,销售编号1685.5。
L. optica 'Ruby'
一个红色体色的大内玉园艺品种,同样是白花红大内玉,但此园艺种的特点在于极快的生长速度。Nick
Rowlette在1990年发表,建立者描述该品种为从播种开始一年内就能开花,两年内就能成长到多头或者大群生。其他特征和普通红大内一样,因此区别的唯一方法只有它的超级生长速度,并且这已经是稳定的特征。
L. optica "yellow flower"
花色变异品种,白心黄花。和L. optica
'Rubragold'一样的花色,是非常奇特的花色变异品种。曾在南非出现过此品种,对此品种具体信息非常少。南非Frik du
Plooy记录为C81B。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