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粤语配音--郭志权Jimmy和郑丽丽

分类: TVB粤/国/日配音员,儿歌 |
声声双识 - 专访配音员 郭志权,郑丽丽 BY:
love_Jimmy 转自 郭志权吧
看见的是两副陌生的面孔,听见的却是两把熟悉的声音。
他们两人都是无线电视的配音员,配过的角色多不胜数,
人们都好像认识他们。
男的,人们喜欢叫他
"浦饭幽助","柏木雅也","比达","金田一一"......
女的,人们喜欢叫她
"小丸子","Sailor
Venus","柏木小雪","七濑美雪"......
原来,他们真正的名字是 郭志权 (Jimmy) 和 郑丽丽;
原来,人们从不真正认识他们。
Jimmy 和 丽丽
接受理大学生报记者访问,跟记者分享配音工作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
让我们一起重新认识他们。
谈入行
配音并不是他们的第一份工作。
Jimmy
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是在尖沙咀一间眼镜店当售货员,大概做了九个月。「我喜欢卖眼镜这份工作,因为我喜欢跟人聊天,喜欢向客人推推销。不过,到某一阶段,开始要学验光,这我就不喜欢了,因为我是很懒惰的。」他笑着说。
那时,无线电视正开办第一期的配音艺员训练班,在旧同学大力怂恿下,Jimmy
报名参加。就这样入行,一做八年。
丽丽 在做配音员,前做过不少工作,比较正式的是曾于香港电台任职
PA。她表示自己入行并没有经过刻意安排:「我是参加坊间的配音训练班的,由一前辈任教。即使如此,最初也未想过入这行,学配音纯粹为兴趣。」
丽丽 初时只为电影配音,后来才加入无线电视,成为合约配音员。
他们都表示并不觉得自己声音特别好听。Jimmy 鬼马地说:「我想我的样貌好看些呢!」 丽丽
则说:「过去跟现在的准则不同了,过去配音员的声线一定要美,尤其是广播剧中的主角,但这己不合时宜,现在需要很多不同的声线,只要自然便可。」
她认为成为配音员的首要条件是反应要快,「我们很多时都不会依稿直读,而要实时想出一句配合故事环境,角色性格及表情的对白。其实配音跟演戏差不多,分别只在于我们不用出镜罢了!」她更笑言当配音的都是癫的:「很多卡通人物的性格都非常夸张,配音员都要很放,大叫大笑,所以不能太内向,至少要玩得。」
不过,Jimmy
就觉得做配音员不需要甚么特别的条件:「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做,问题只是你有没有机会,有没有胆量尝试。」
他表示,鉴于目前香港并没有一所专门的配音学校,有没有机会入行是一个疑问。 丽丽
也认为入这一行并没有一个特别的途径,但奉劝大家不要随便报读坊间的配音课程,以免受骗。
看来,配音大概可称为一种 "可遇而不可求" 的职业吧。
谈角色
两人入行都已有七,八年,坦言已记不起第一次是为哪个角色配音。初期他们只可以坐在录音室内,看看别人配音,熟习环境,渐渐才有机会扮演路人,老伯之类的角色。
「我还有印象的是一个细菌的角色,只懂得在条肠入面乱叫。」 Jimmy
说着也不觉笑了起来。
第一个角色虽然忘记了,但第一次从作品中听到自己声音时的感觉,他们还是记忆犹新。「很难听!自己跟别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我常常在想,转一转声线,效果可能更好。」Jimmy
说。因此,他尽量都不会听(看)回自己的作品:「除非那套剧集很好看,否则我不会看。幻法只子星是其中一套我仍然喜欢的作品,这套卡通很无聊,内容很简单,很快又一集,但我反而喜欢。那些吵吵闹闹的我是不会再看的了。」
跟 Jimmy 相反,丽丽
并不介意看回自己的作品:「初入行时,大家都会抗拒听回自己的声音,但久而久之便会习惯。我会把自己有份配的剧集录起,有空便看。」
Jimmy
说大部份他配过角色他都喜欢,原因是他不会一拿起稿便照读,每个角色都经过他处理,都有来自他的元素:「我未入行前,看过一套名叫排球女将的剧集,一直到读中学时,我和同学都仍记得剧集主角的一招离心独劈。虽然已不记得配音的是谁,但这一招就成为了我们成长中的回忆。现在我做了配音员,都希望可以为下一代制造一些共同的回忆。」
因此,大家不难发觉 Jimmy
所配的角色往往有一,两句口头禅,浦饭幽助便是一个例子。他认为这样做不但会令角色更加突出,还可以令原来的日语片集更有香港的地道感觉。
其实口头禅并不是从 Jimmy
开始才出现,大家还记得当手城市猎人中,孟波一句肥婆奶奶吗?
Jimmy
以往配的都是些年轻的角色,他希望将来有机会,可以多点为节目配旁白。虽然他也曾为西游记配旁白,但他心目中最渴望的,是为像哭泣的森林这类较严肃的节目配音。
丽丽
亦希望可以摆脱常常为小女孩配音的宿命:「我希望可以配一些比较成熟,有多些感情戏的角,例如柏木小雪,我便十分喜欢。」
她表示自己很喜欢第一辑的同一屋檐下,因为六兄弟姊妹时常都会坐在一起配音,很热闹,很开心,毕竟这些机会并不常有。
不过,由于香港的配音界实行是领班制,配音员的工作都是由所属的制作人分配,因此他们并无选择角色的权力;加上制作人往往对配音员有某种前设,如他认为谁的声音适合某类型的角色,很可能那位配音员便会长期给定型,要尝试新的路线并不容易。
最佳拍档
在九八年的一个网上投票中,Jimmy 和 丽丽
得到最佳配音拍档的第二名。
问他们觉不觉得跟对方合拍,丽丽笑着回答:「几啦!至少大家有交流,有沟通。」Jimmy
接着说:「我们对某些事物的触角很相近,这是非常重要的。」
合作至今,丽丽 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配金田一,Jimmy 是男主角 "金田一一", 丽丽 是女主角
"七濑美雪";另一次却十分出人意表:「最作呕的一次,就是配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我常常都要情深款款地唤他白马王子,白马王子...」说至此处,他们两人已笑得人仰马翻。
丽丽
则表示,学日文是她的兴趣;她并不是因为自己是配音员而学日文,她只是觉得学懂日文对她配音有帮助而已。「我们学日文是有优点的,因为我们配很多卡通和日剧都是听日文的,听得比人多。现在才学其实是迟的了。」
至于为何写稿,她淡淡地说:「以往很多负责写稿的都不是配音员,他们往往把稿写成一篇文章,有时甚至写到不知所谓,我们配音时会很烦,所以不如由我自己写了。」
我爱配音
他们都表示喜爱配音这份工作,因为它相当有挑战性。丽丽
说:「我会用考试来形容配音工作。例如公司安排一个角色给你,你配得好与不好,其实对你下次能否配同类型角色有一定的影响。」
Jimmy
则说:「挑战性是有的,因为每套剧集都要面对一个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组合。」
他很享受和珍惜目前在无线配音组的工作:「在这儿工作并不会有很大压力,大家 (配音员)
不像同事,而是朋友,家人。(我们不用把阿甲定为朋友,阿乙就是敌人,阿丙是甚么。)
我们一星期对六日,每日至少对四至八小时,这种关系很奇怪,大家不会有很大的距离,不会说你做了十年就是我的前辈,因为在卡通里,你的角色可能是我的弟弟哩!」
Jimmy 曾有机会做 DJ,但最后都放弃了。「对我来说,在香港做 DJ
不是面对听众,而是对着办公室政治,玩办公室游戏,政治游戏,这是我所厌恶的。我在某电台接受过一段短时间的训练,实在受不了。」
尊重?支持?
在访问中,他们不只一次表示,配音这个行业在香港根本不受尊重,而且情况忥见严重。
「我把配音看成是表演艺术 (Performing
Art),但香港根本不尊重所有的表演艺术。就你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歌星,最后都只不过是一件商品,问题是你有几觉得。」Jimmy
一直都有参与多个舞台剧的演出,这个情况无疑是他的切身体会。
丽丽
对此也有同感:「曾经有人找过我们为一个大头公仔表演配音,那些公仔全都是我们卡通所配的角色。那个人说除了主角可能沿用我配音之外,其它角色谁来配都无所谓,因为根本不会有人认得。」
她续称:「他们根本不把配音当作一门专业,认为晓说话就晓配音,完全不知道要配得头头是道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虽然近年香港成立了一些配音员的 Fan Club,但 Jimmy 和 丽丽 对这些所谓的 Fan Club
都显得不以为然。
Jimmy 认为很多 Fans
所喜欢的并不是配音员本身:「他们喜欢的是某些卡通人物,只不过见这些卡通人物刚巧是我们配的,便爱屋及乌罢了。」他举出一个例子:「我收过一些信,内容是说:你很热血呀!很刚强呀...说的只是个角色,我完全不觉得他在跟我说话。」
丽丽
也有类似的经验:「曾经有人打电话来找我,我当时正在录音室,于是便走出来接听,那知他竟然问我:『我想请问你,明天那集小丸子会讲些甚么.....』这对我们来说根本就是一种骚扰!」
虽然不可一竹篙打一船人,但作为 Fans,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究竟自己支持的是配音员,还是一些卡通人物?
去或留
问他们会否以配音员作为终身职业,他们都有所保留。
对于 Jimmy
来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我中了liu合彩,或者配音能够给我合理的薪金,这就可以是我的终身职业。配音这行很特别,是可以做一世的,但问题是到了某个地步,你会有种一事无成的感觉。」
他指出,由于在香港的配音员,地位和成就得不到别人的认同,钱就变成惟一一种他可以实质拥有的东西。
「你间我有没有想过其它更好的发展,我现在随便答你是没有意思的。事实上,这个亦是我目前正在考虑的问题。」Jimmy
徐徐地说。
丽丽
则表示,她暂时仍会继续做配音员:「虽然都做了好几年,但要学的还有很多,有些角色我还未可以掌握得十分好,距离挥洒自如还很远。因此,我暂时都会专注于配音方面。」
后记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对配音员有了新的理解:他们不是做配音,而是做配角,而且还是可有可无的配角。可是,人们可有想过,没有了这些在荧光幕背后默默工作的配角,荧光幕上的,主角是一个个懂得指手划脚的公仔?
Jimmy 和 丽丽 告诉我们,配音员需要的,不仅是大家对他们的认识,还有大众对他们的尊重。
前一篇:TVB粤语配音員--黄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