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2022-12-29 12:17:48)
标签: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情感

分类: 随便想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大晚上的看完,决定还是不要深入思考的好,赶紧睡觉先。
一睁眼,嗯,虽然并没有阳光灿烂,但,还是可以...得过且过啦。
也终于可以有时间来写点观后感。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一开始,这部作品缓慢的节奏和完全的异域感,让人有那么一点无所适从。
但是看在爱尔兰这个我所喜欢的地方的份上,毕竟那里海浪滔滔,仙乐飘飘,
我觉得还是应该再坚持一下。
于是后来就不自觉地坚持到了最后。

某瓣上有人在讨论爱尔兰内战的历史背景。
这应该是导演兼编剧意图的一部分。
只是鉴于我对此历史时期的了解并不多,印象中关于它只看过很久以前那部《风吹稻浪》,
所以想要只是简单地就电影本身所呈现的部分感受一下。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抛开内战的背景,与我而言,它是一首让人回味的隐喻之诗。
电影中的主要场景,或者说唯一场景,是一处与本岛遥遥相望的小岛,
岛上风光优美,与时而响起炮声的本岛相比,犹如世外桃源。

只是世外桃源也只限于自然风光,
岛上居住的人,并没有安居乐业、怡然自乐。
甚而至于,也没看到什么白发垂髫,
只有些毫无笑容的中年人,
过着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
话里时不时夹杂着fecking这个词。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而平静的生活之下,也依旧有不让人平静的情绪在起伏。
于是在时而听到的炮声中,这处小岛上的人,内心也终于开始崩塌。
怯懦的人选择了自杀,
老实而满足的人变得狠厉,
自废手指的人逃了生,
默默容忍着一切的人则终于决绝地离去。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那炮声隆隆的本岛,像不像我们所向往却又畏惧的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呢?
很多时候,我们安于缩在自己一方小小的天地里,
自以为鸟语花香、岁月静好。

只是寂寞与空虚时不时地袭来。
更有死亡的阴影如影随形。
于是终于觉得不能再容忍那些日复一日永无休止般的枯燥与乏味,如片中本来老实无趣还固执甚至愚蠢无知的主人公Padraic,
想着要追寻自己心中喜欢也自认为擅长之事,如片中与他忽然断交、开始拉小提琴谱曲的Colm,
对如蝼蚁般死去的畏惧让决心来得如此强烈,为此甚至不惜自断手指来与旧友绝交。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但哪怕如此,心底依旧有惶惑,
于是在无趣乏味的旧友采用了激烈的方式(火烧房子)表示要纠缠到底时,
也还是选择了一定的妥协。
说到底,我们终是俗人一个。
又或者,也只是厌倦了再跟无谓之人多做解释。

但孤独之感无处不在,且不死不休。
于是那位受到权势父亲虐待的年轻人Dominic,在被拒绝两次之后,终是选择了自杀。
他本生性懦弱,虽然没有亲情,却仍向往着能有support,同性的友情,异性的爱情,
可惜却一无所获。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形成对比的是主人公的妹妹Siobhan。
没有因为年纪大了而不得不结婚,保持读书的习惯,最终去了本岛工作。
一件鲜艳的黄色大衣,如明媚的光,与高高悬崖上依旧固执留守的兄弟挥手作别。
而那些依旧活在小岛上的人,就像那个码头杂货店的老板娘,继续抓着每一个人不厌其烦地询问每一件跟她毫无相关的事。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这样的一个封闭小岛,让我想起我故乡的那个村庄。
虽然现在它早已面目全非,
但在我的童年时期,却与这千里万里之外的爱尔兰虚构小岛颇为相似。

那时候的村庄每一个人都彼此熟悉,
社交重地是某个卖酒的小杂货店,平日里尤其是冬天时永远有一群大老爷们在那里喝酒吹牛,
所以老酒是可以赊的,配套的是兰花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如此过了好多年。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那时候的日子迟缓漫长似无尽头,
喝完酒的男人们,不多的娱乐是听人拉二胡,跟着唱几句翻来覆去多少遍的戏曲,
如果喝醉了,回家后说不定便是打老婆打孩子。
外面的世界与他们无关,但不妨碍他们指点江山。

那个小店,从我上小学没多久就开始嫌弃了,
嫌弃他们一大堆大人挤在里面抽烟喝酒、涨红着脸一嘴酒气地吹牛,
嫌弃他们毫无顾忌地盘问进去买东西的每一个人,调笑从老到小的女性们
并对风闻的别人家的每一件事品头论足。

我的姐姐也是如此。
但我们还没有嫌弃的资格。
于是被大人们骂,说我们俩太胆小,连去小店打点酱油都不敢。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后来,我们终于离开了那座村庄,
田园诗意什么的,从此都是笑着听听。
田园生活真美好?谁有资格来说这番话?谁又真正了解这样的生活?
在我们的文化里,也就只有诸如五柳先生啊王右丞啊才能笑对这一切吧?
未老莫还乡啊。
还有,得有辋川别业啊。
要不然,八月秋高风怒号、卷走屋上三重茅不说,
总不甘做蓬蒿人。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这样的立意高了点,那么再回到原来的问题:
离开了那曾经的地方或者朋友,你的心里就得到你想要的安宁了吗?
固执死板的Padraic肯定不这么认为,所以他依旧留在小岛上,哪怕孤独又寂寞。
但他选择与生活殊死纠缠。
相反的,自断手指的Colm呢,房子被烧了,心里的惶惑是否就变少了呢?

岛上的这些人,有的懦弱,有的傲慢,有的固执,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吧?
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小我吧?
所有的懦弱、勇敢、善良、傲慢、固执、狠厉,
不都在我们心底此起彼伏地蠢蠢欲动么?
只看谁最终占了上风罢了...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其实是苦槠树
后一篇:大鳄鱼的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