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损是一种能力

标签:
军顺之光股票 |
分类: 他山之石 |
止损是一种能力
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b/res/1/1/2021-02/09/A003/res03_attpic_brief.jpg |
【缘木求鱼】
如果心有不甘、心生悔意,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木木
止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人人具备。
就股票投资而言,止损和割肉,虽然在表现形上一模一样,都是出清筹码,实现损失,但二者的“灵魂”完全不同:止损,是认清前途后的主动作为,目的是终止损失,保存实力,以利再战;而割肉,是精神被打垮之后的宿命性投降,是对时点前行为的现实标价,与时点后的未来及前途无涉。
既然是一种能力,对市场中的凡夫俗子而言,就需要习得,一方面是从实践中习得,在不断的割肉流血中渐渐发现主动止损的价值,慢慢实现行为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是从书本、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习得。不过,这是逻辑上的推导,现实似乎并不总是如此。
几乎所有股票投资的高手,都是止损高手,或者可以这么说——止损能力是高手的一项特质。既然是高手之为高手的特质,就意味着普通投资者往往比较缺乏。止损之难,难就难在对自我进行否定。喜欢或者擅长“一条道儿走到黑”的人,往往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对自我的否定能力。
否定自我,对人类而言,或许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从这个角度观察,绝大多数人的命运就多多少少带了宿命性色彩。既然命运如此,炒股止损难、难止损,做别的事情,当然也差不太多。比如这几天的线上热点——马金瑜女士对家暴的控诉。姑且不论此事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以及法与情上的最终定性——这还需等待相关各方进一步的调查,仅就“技术层面”上的止损能力而言,无论是婚姻的经营,还是商业的经营,马女士欠缺的就不是一点儿半点儿,水平甚至在大众均值之下。
对问题婚姻的止损能力欠缺,虽然表面上看,是感情范畴的事,是感情过于复杂、过于纠缠,实在难以定性、难以取舍,但根子上还是如何认识自我的问题,认不清自我,就很难认清他人,当然也就谈不上对自我的时时否定;只要认识不到自我总有需要否定甚至是彻底否定的时候,往往就会坚守住“我”的立场,以特定的立场、眼光编织出的执念,对待“我”之外的一切。
心存执念,认不清自己,带来的最直接,甚至是最致命的问题,就是生活很容易被想象出来的幻象束缚住,无论是婚姻还是投资乃至其他什么事,就很难认清其本质,既无法对自己的路径纠偏,当然也谈不上能及时止损。从这几天陆续披露出的信息看,马金瑜女士经营的网店生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亏损巨大。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万事相通,股票投资、商业经营、婚姻生活……其实,都被一些相同的特质主导着。
站在这个角度观察,仅从现有披露出来的信息,马金瑜女士一厢情愿、或曰想象出来的实践路径,注定经不起现实生活的推敲;如果具备认识自我、否定自我的能力,一方面,马女士当初很难选择这条“浪漫”路径,另一方面,即使“误入歧途”,也会及时发现、及时纠偏——或更仔细经营、或当机立断止损,而不是把自己一步步陷于目前的困境。
当然,时时自省、不断否定自我的生活,恐怕也会很无趣,远不及“诗与远方”有魅力、追寻起来更轻松。不过,不同的选择,就最终决定了许多人的命运和许多事的走向。如果心有不甘、心生悔意,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毕竟,在改变自我这一点上,人人手里都握着很大的自主权。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