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今日书摘(读者2022.03)
文/铠心
1. 在一生中的一定时期,你们突然发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完全改变了,好像你们以前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突然把它们的另一面一你们还不认识的一面一转向你们。这种精神上的变化,在我们旅行期间初次在我心里发生,我认为,我的少年时代就是从此开始的。我心里第一次有了这样明确的思想:生活在世界上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并不是一切事物都以我们为中心,而是还有别人,还有另外的生活存在。那一切与我们毫无共同之处,它们根本不关心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的存在。我以前就知道这些,但是并不像现在认识得这么清楚。(少年的心
列夫·托尔斯泰)
2. 只有在我们死后人们才能意识到,我们一生中的愚行,都是懦弱的结果。若存一丝杀伐之心,在表面上,我们会显得体面得多。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一样,不是一种信念,而是一种本能;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天性。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出发点,经过推论,证明自己和这个世界都不存在。丹·布朗小说《地狱》的扉页题词,选择了但丁的一句诗:“地狱最黑暗的地方,保留给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际袖手旁观的人。”(愚行和勇气 张宗子)
3. 流水可能会绕路,但绝不会回头。
4. 意义不是事物中现成的东西,而是人的投入。
5.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世界上99%的事情,对自己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从而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1%的美好的人、事、物上。(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可)
6. 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用一种社会化的目光来评价自己的情绪一我有这种感受是我不对。往大了说,“我的存在”是错的。所以很多人学会了隐藏,学会扮演一个更符合别人的标准、更“稳定”的自己。在有了欲望或脆弱的第一时间,不是去理解自己,而是给予自己一个评判性的指令—“我怎么是这样的”,然后惊惶失措地想要藏起来。越想藏,越藏不住。也许不一定表现出来,但在心里对自己的情绪感到羞耻。羞耻是一种后天训练的体验,它来自人际关系。羞耻的意思是,别人都在笑话我。很小的孩子就已经开始这种训练了。大人对他说:“哭什么哭,丢死人了!”有时候甚至会用想象中的观众来制造压力:“还哭,别人都在笑话你!”哪里有别人呢?你睁开眼看,其实没有。就算有,别人也不会笑话你哭不哭、哭多久。只是很多孩子太害怕了,一听到有人看就低下头、闭上眼,全身紧缩,想让自己从想象中的目光里“隐去”,从此,他们学会了假装和强撑。日后也许有一天撑不住了,他们会深吸一口气,向全世界坦白:我没有你们看到的那么坚强,我一直在假装自己没有情绪,但我撑不下去了。这时候他们才会发现,自己想象了几十年的观众,可能根本不存在。这是很多人走过的成长之路。有一天,当他们终于说出自己的情绪时,他们会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原来我真的可以这样。”你当然可以这样,谈不上对或错,你就是可以这样活着。不光如此,这样的你也值得被爱。世界会以它特有的温和接纳每个不同的人,当然也包括你。“我是我”,这个最基本的事实对有的人来说却是心里最难堪的秘密。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每天都在躲避或假装,承担着巨大的情绪负担。没有一种情绪是不正当的,所有情绪都是我们的一部分。(不必对你的情绪感到羞耻
李松蔚)
7. 奢侈并不等于花钱。这听上去好像是一个悖论。如果一件事情与心灵的满足或自身的成长无关,那么无论你花了多少钱,它都只是单纯的消费。对平时太忙、无法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来说,周末来到公司,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工作,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因为周末不会有人来打扰。对有家庭的人来说,在出差的时候享受独处的时间也是非常奢侈的,因为他们能借着难得的机会思考各种问题。每个人对“奢侈”的定义各不相同,没钱的人未必不能享受奢侈。所以,如何享受奢侈,如何把钱花在提高自己的满足感上,其实是相当耗费脑力的事情。(奢侈不仅仅是花钱
午堂登纪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