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氛围的差异简直窒息
(2022-05-09 13:02:10)| 分类: 生活 |
2022.05.09氛围的差异简直窒息
下课时候,数学老师统计数学周魔方活动预报名,全班44个同学,会二阶魔方的只有两个孩子,其中有一个还是没有魔方的,会三阶魔方的连一个都找不出来,我简直惊呆了。就是我刚送出的那一届据说是乱的年级,每个班找出一二十个会魔方的孩子还是非常轻松,一下课就有一群孩子在相互切磋魔方,据我所知,二阶魔方其实在有些学生是二年级学生的必会项目,虽然跟老师上课有没有特别强调有关,但更多的其实都是家长自己教学或者在外面学班。我就给儿子买过十多个魔方,二阶并不用教,三阶网上学了视频,从五分钟一遍到一分钟一遍,中间练习的过程长达一年,另外还专门加入了四阶五阶六阶魔方和金字塔、树叶、粽子等多种异型魔方,趣味性可谓极强,今年儿子的数学周主题是华容道,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我已经为他采购了4件华容道,时间也从刚开始的三分多钟到现在的十几秒钟。其实在刚得知活动的时候,他们班已经有一些高手能在三十秒以内了,但到昨天为止,连我儿子在内,基本只有4位孩子能将速度控制在15秒以内,这些数据的提升来自什么呢?
本单元的英语故事主题叫做practice makes perfect,意思是熟能生巧,向来以吃货著称的ZOOM同学为了在音乐竞赛崭露头角,拒绝了很多娱乐邀请,最后在得到唱歌好评后,愉快去玩耍了。由此想到儿子昨天单休的周末安排:7点起床,8点前完成早餐和各种准备,8点半之前完成核酸,接下来两个半小时用来自主学习语数英,科学因为完成了一整本练习册,加购的孟建平目前还在路上。中餐以后都是他的自由时间,去学校找同学玩耍,下午回来也就吃饭洗澡,中途看了一部90分钟的电影,60分钟的音乐网课,录了一个比赛视频。晚上听歌看课外书,9点入睡。前提是什么,前提是周六晚上回家高效完成各科回家作业,还抽空提前完成了半个小时的我的任务。
儿子也是从幼儿园一年级一步步走上来的,为什么跟现在的我们班同学形成如此大的差异,一年级全班要求背诵三字经和弟子规,也有痛苦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但是每一个同学都坚持下来了,没有一个孩子掉队,但是到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了呢,因为有家长在一年级要求一天一首古诗的时候就向教育局投诉了,所以我们的孩子就被动不行了。前些年的时候,记得有一篇叫做三月桃花水的课文,儿子一天诵读了上百遍,死活背不下来,分段背诵都是疙瘩,背到流泪,结果第二天醒来再读了一遍,忽然通篇背诵就变得流利了。现在他们班每个孩子早早背完了小学文言文必备,快的部分都已经把初中文言文必背都已经拿下,儿子虽然没有完全背出,也有五十多篇的积累,相信初中背诵不会再有敌意,反观我们的学生,难以想象。
在我看来,现在我们班的学生现状,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受到了家长的限制,因为家长的过度帮扶以及不忍心吃苦,造成了目前孩子们最大的吃苦,既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又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我给班上学生描述儿子的周末安排的时候,他们只把重点放在下午和晚上的休息和娱乐,直接无视了我作为重点讲述的先完成应该完成的部分。本来没有1就没有2是很好的习惯培养策略,但是我们的家长因为太爱孩子,哪怕他们没有1,也会直接送给孩子234567,那1当然成为了鸡肋,到了五年级的当下,差不多是无解的鸡肋。忽然想起儿子三四年级的时候,我热衷帮他修改作文投稿,每年都有好几篇文章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结果一次的周末作文,他写的作文一天之内接连被语文老师打回重写三遍,忽然警醒,我所谓的帮他扬名式的投稿写作,不过是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罢了,至此,不在帮忙,作文就是他自己的事情,过不了,一遍遍重写就好,哪怕牺牲了玩耍甚至休息时间,也是应负的责任。
很可惜,似乎我们班的很多家长都不懂这个道理,或者说,知易行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