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9fightingbeforethedeadline
(2022-04-09 17:19:19)| 分类: 生活 |
2022.04.09
特地查看了一下聊天记录,发现是在3月25日下午4点25分收到来自班主任之友蔡涛编辑的约稿,说是约稿,其实只不过是出于对我这类神性懒散的班刊老友的一种问候和鞭策,看上去有点像是带有温度的例行公事,但蔡编几乎每月都发,而我却一再辜负,用着如出一辙的心亡借口,这一次,我打算无论如何参与一篇,只为感恩记得。
截稿日期在4月8日,我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构思和落笔,点击阅读完本月案例,联想到之前看到的一篇题为“一学生被抵墙坐,躺地睡觉老师也不管!这教师该痛批而留言却意外”的网评文,记得当时我在文后的留言是这样写的:如果从班主任老师的管理精力来计算,这样的孩子一个顶一班,如果一个班级有两个三个呢,对其他同学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公平的教育呢?跟蔡编略作交流后,打算把案例评析结合目前班级的四大天王之首小骆同学的现状进行浸润剖析,并将题目暂定为温和而坚定——正面应对熊孩子背后的问题家长。
这一暂定就定格了小半个月,每天都在忙碌,但其实每天也在偷懒,甚至连每日书摘都无暇继续的我,又怎么会静心去精心打磨一篇成型的案例评析呢。白天忙学生,晚上心累不想工作,看书都没心思,只想抱着心爱的手机,被拴在充电线的五十公分半径沉沦。前期是因为运动会开幕式、辩论赛等学校下发的各种任务,之后是因为疫情影响了写作心情,找着各式蹩脚的借口让自己相信自己不完成这篇评析是因为自己真的很忙而不是因为懒。
4月3日到5日是清明假期,其实三天都很闲,因为疫情儿子的课都停了,我有大把的自主时间,但事实是我除了间隔着记录下每天十几二十字的所谓日记,几乎什么都没有留下。4月6日起再上班,每天的课并不多,杂事倒是不少,排练开幕式节目,修改学生征文,编辑清明微信稿,时不时统计一下疫情需要的各类数据更新,心里却每天都惦念着欠自己的约稿任务。
在英语中,截稿日期有专门的词汇,叫做deadline,中文直译是死亡线,每天都悬着一条随时下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心中的焦虑和惶恐可想而知。6日很累,决心7日一定完成约稿,结果临到落笔之前,一个酒醉家长的控诉电话彻底打乱了我的节奏,搞定那位家长之后,想起还有两篇第二天需要紧急上交的学校任务需要完成,找到了借口,于是死亡线终于被推到了最后一天。4月8日是周五,课不多,事很多,但主要还是心不定的关系,每天7点不到开始在学校瞎忙,就是无法下定决心完成对自己和相信我的编辑老师的承诺。
早早下班,吃过晚饭不过6点30,然后抱着手机刷焦虑,其实手机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7点45分儿子完成了周末作业,提出想我陪他下去打会篮球,反正还没有开启写作模式,索性放下手机换个心情也好,再回来就是8点30之后了。即便如此,儿子倒是准时在9点前完成了洗漱回房间入睡,我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手机,刷着众多重大对对于我本身并没有直接相关的各类咨询和短视频,甚至还下载了三四个小游戏,玩几分钟又因为愧疚感而迅速删除。就这样时间推进到晚上9点55分,距离完整的截稿时间还有125分钟,终于打开电脑,搜肠刮肚着结合征稿案例和自身案例的关联节点。索性在打腹稿的半个月里,我并没有完全放下对案例的思考,再加上最近遭遇到的几桩糟心事多是与此相关,在4月9日零点来到之前,我在电脑上码下三千多字,还余留了约十分钟的复查错别字时间,准点发送到蔡编邮箱。遗憾的是,之前腹稿中有好多段感觉还不错的文字思路,到落笔前却不知怎么就胎死腹中了,及时完成果真不若即时完成。
看上去是逼着自己完成了一项任务,哪怕明明知道很有可能已经过了期限,编辑老师虽然也会定下截稿日期,但是如果前期遇到足够优秀的作品,还是会有很大概率先行定稿,但不管怎样,只是为了略微清减心中的愧疚,说来也怪,死亡线一过,整个人就似乎又重新活了过来,不同于之前的装死充楞,完成任务的感觉,就是比当时不做过后又耿耿于怀好很多,毕竟已经努力尝试,无论成败,自己都有成长。只是过程有趣,于是记录一下,供自己一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