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微信好老师智库——站上讲台,谁还没遇见过几次课堂失控了
(2020-05-14 16:15:45)| 分类: 有所属 |
站上讲台,谁还没遇见过几次课堂失控了
激情澎湃讲课中,学生接话or抬杠,导致全班纪律失控?不打招呼频繁跑厕所?课堂突然进来猫,学生注意力被转移?
本期,智库面向老师整理了他们所遇见过的课堂失控现象。在众多来稿中,我们精选了如下十种课堂失控经典案例,以期为诸位老师提供参考。
01
讲述人:张洁
2008年,我任教一个高三大专文科班(全年级成绩最差的统一整合成的班),全班36人,男生占三分之二,戾气和顽皮都在这个班体现了。
男生小王,脸皮厚,上课油腔滑调,爱看老师出丑,传说中的杠精人品。有一天,我在进行班级考前教育:“考试时,学生要认真诚信答题,请同学将双手放于桌上,认……真……”突然被他打断:“张老师,那我下面痒了咋办?”他得瑟地看着我,还一本正经地举手!
整个教室空气瞬间凝结,学生们齐刷刷地看着我,屏气敛息的,紧张的气氛荡漾开了……我知道,如果我怕羞不回答,他们接下去肯定点赞小王,然后全班失控地哄堂嘲笑我……
就在这0.01秒小王以为即将得逞时,我脑回路和语言同时出现:“你痒,就举手,老师替你抓!”
“哈哈哈”全班哄堂大笑,但笑的对象不是我,而是他。小王把手放下了,红着脸低下了头。
老师是长辈,学生是孩子,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怕羞”就不足挂齿了。
▌浙江省绍兴市阳明中学
02
讲述人:杨道平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朗诵声戛然而止。短暂的沉默后,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胆小的挤眉弄眼,胆大的交头接耳。刚刚还秩序井然的课堂突然乱成一团。
我刚想趁哄笑间隙问问原因,没想到新一波的笑声又掀起来了。我顺着他们的目光,看见一个可爱的小脑瓜在教室前门探头探脑。同学们发现我知道了秘密,笑得前仰后合。
找到课堂骚乱的根源,我几步跨出教室,想“兴师问罪”。小家伙睁大好奇地眼睛望着我,毫不畏惧。面对同事大约五岁的儿子,我哭笑不得。
“昊昊,你跑这儿来干嘛?快找你妈妈去。”
“我在背诗。”他还理直气壮!望望四周,一个大人都没有,其他班都在上课。我突然计上心头。
“你会背刚才哥哥姐姐们背的那首吗?”
“能!”
“能不能在大哥哥大姐姐面前背给他们听听?”
他有点犹豫。
“那你想不想到教室里来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背诗?”
“想!”声音特别洪亮。
“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把刚才那首诗当众背出来才行。”
“好。”
我牵着他的小手,站上讲台。此时,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昊昊。
“刚才我们在背《钱塘湖春行》时,昊昊一直躲在教室外偷师学艺。下面,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给大家展示一下。”
昊昊奶声奶气的童声,落落大方的姿态,一字不差的背诵,赢得了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昊昊太棒了!祝贺他通过测试,正式成为咱们班级的一员。”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昊昊蹦蹦跳跳来到教室后排的空位上,像其他哥哥姐姐一样,坐得笔挺笔挺的。教学又恢复了正常,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再也没有人分心,包括昊昊。
▌重庆市永川中学
03
讲述人:徐英
那是2018年伊始的第一节英语课,课上到10来分钟的时候,我被教室后面的窃窃私语声打断了。无奈的我寻声望去,同时有点不满地问:“怎么了,说什么呢?”只见坐在窗口的小欧同学兴奋地站了起来,指着窗外说:“老师,你看,下雪了!”“行了,我知道了,下就下呗,咱谁没见过雪啊!?好好听课吧!”说完,我就继续讲课。
讲着讲着,我发现有好几个同学时不时地望窗外看。此时我有些生气了,又一次中断我们的课,大声说:“同学们,中考在即,我们要‘两耳不闻窗外事’啊!”那几个走神的同学看我有些生气,赶快做认真听课状,于是我继续上课。
没成想,不到两分钟,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心猿意马了:他们总是趁我板书或操作课件时要么往外看,要么小声地嘀咕。这可咋办?他们心心念念地想着外面的雪,这课再上下去也没有多少效果。我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课不上了,带他们出去看雪!我一宣布这个决定,教室里顿时就炸了锅似的。“Surprise!”“老班万岁!”“老班,我好爱您呦!”有的同学甚至激动地从位上跳了起来,有的同学兴奋地与同位击掌庆祝......
“走!我们去操场看雪!要悄悄的!”我一声令下,孩子们涌出了教室。我也紧跟其后,陪他们一起看雪,一起疯,一起乐,一起把雪团成球,你打过来,我打过去。玩得不亦乐乎!我用我的手机记录下了那场晶莹剔透的雪,也定格了雪地里孩子们个个笑靥如花的面孔。
偶尔翻翻QQ群相册,看看被孩子们命名为“2018年的第一场雪,我们在一起”的相册。心底总会发出感慨:还好,没错过!
▌山东省枣庄市第七中学
04
讲述人:戚艳萍
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我询问他们对于语文的一些认识,可能因为陌生,学生都不吭声。于是我又诱导启发,便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美啊?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像您这样的就是美啊!老师,你的三围是多少啊?
底下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哄堂大笑,原本安静的教室顿时乱哄哄的,五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一幅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回答,脸一下子红了。
第一节课,本应该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很好地处理突发情况,后面再想很好地管理这个班级就很困难了。
我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问他们:为什么你们觉得我这样的就很美?我的三围数据是不是就象征了我的美?面对学生的挑衅,我决定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一个人的体重和三围都是个人隐私,我无权分享给你们,但是我想请大家反过来思考一个问题:一个美女,她的三围达到多少才能算作是美女?”
学生开始报数字了,我任由他们胡猜,没有制止。估计学生察觉到气氛不对了,便不说了,都望着我。于是我开始了我的一堂审美教育课:“大家说了很多数字,但我觉得没有一个数字是我认同的,因为一个人的美丑胖瘦不能被数字定义。韩国的整容技术特别发达,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人的美在于她的三围,那么我们就可以去韩国都整成一模一样的三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只要我们设置好三围数字,像做CT一样,你们进去之后再出来,三围就一样,出来后的你们会非常的美吗?一个人的美丽是由三围决定的吗?如果可以,那我们就可以批量生产复制美女了,可是人类并没有这样做。老师觉得,我们之所以被美丽的人吸引,大部分情况下是被她的气质和仪态和个人魅力所折服,而这一些都跟冷冰冰的数字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只有活生生的人才是有温度的,就像青春年少的你们,女孩子拥有青春的面庞,明眸皓齿,笑靥如花,男孩子帅气干净,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青春的姿态,心生羡慕,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美丽。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多的时候,面对学生的玩笑、挑衅或者其他,我更愿意把他们的这些行为当做一次教育的契机。高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未完全成熟,更何况我认为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学生的年龄并没有多大关系。成长总是伴随着疼痛,只有当他们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才会开始学着理性的看待自己的生活。
90后教师,比学生大不了几岁,很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是优势,但也可能因为年龄优势而被学生顶撞。所谓亦师亦友,就是要凭借着自己长几岁的阅历在人生之路上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又能在学习上成长中成为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像船夫送他们上岸,一程又一程。
▌陕西省陇县第二高级中学
05
讲述人:管福泉
阳光明媚的三月,周一下午第一节课,学生们似乎带着几分睡意地听着我给他们评讲一份阶段测试的英语试卷,突然,“一条大路呦通呀通我家,我家住在呦梁呀梁山下……”的手机铃声打断了我的讲课。我停止了讲课,顺着铃声的方向看去,所有学生们的目光也随着我的目光转到张健同学的身上,张健则急急忙忙地想关掉手机,可是越紧张越是乱啊,他急得满头大汗。
“怎么办呢?收手机,还是借机……”我思忖着。
瞬间,一个想法在我脑海里闪了一下,我笑着说:“张健,别急,把手机拿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所有的学生一听我的话先是一惊,然后愣愣地看着我,张健则极不情愿的拿出手机放到桌上面,低着头等着挨骂呢。我示意大家坐好认真欣赏音乐。
等欣赏完音乐,我用英语问学生们:“这歌怎么样?”“好听!”学生们极其感兴趣地用不同地英语表达方式表达着。“
这是谁的歌啊?歌名是什么?”我又接着问。“成龙。油菜花。”学生们用英语带汉语回答。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Rape Flower”,并教了他们这个词语。我注意到学生们的那几分睡意消失了,而且还在饶有兴趣地等着我的下一步。
这时,张健脸上的神情也明显发生了变化,变得平和了许多。于是,我说道“我们要感谢张健,他给我们带了学会Rape Flower的机会,大家说对不对?”学生们看着张健齐声称是,张健不好意思地又低下了头。“但是,我不希望这样的机会再发生在课堂上,好吗?” 我补充说。我的补充得到全体学生一致支持!
试卷还是继续往后评讲,唯一不同的是所有的学生的注意力空前的集中,积极性空前高涨。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
06
讲述人:钟思玉
在课堂中我遇到过有位同学因吃坏肚子拉大便在裤兜里从而引发其余同学哄堂大笑的突发事件,我的处理方式如下:首先带此同学去寝室换洗干净的衣服,同时请热心同学帮忙清理教室的残留物,并给予主动打扫的同学加了两分的操行分,待此同学回来后,给同学们讲明他会拉大便在裤兜里的原因,最后让同学们结合才学过的课文《掌声》这一课反思他们哄堂大笑这种行为是否正确,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
▌四川省布拖县大田坝小学
07
讲述人:王艳美
豪豪是一个亚斯伯格的孩子,他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在课堂上根本坐不住,喜好和活动方面特别固执地坚持重复和不变的模式,总是处于不变的有限的兴趣模式中,而其强烈程度和兴趣集中的地方都是不正常的。
说起教孩子们学《大王叫我来巡山》这首歌也是因他而起。幼儿园离我们学校一墙之隔。有一段时间,幼儿园的课间操就放这首歌,而此时我们正是上课时间。这首歌却是豪豪最感兴趣的,他会不受控制地被歌声吸引,会不顾一切地趴到窗口往外看,制止几次,豪豪都没有因为我的要求为之所动。教育需要机智,于是乎,拐个弯,本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何不趁热打铁地教教他们这首歌曲呢?
于是我利用早上诵读唱游的时间教了他们这首歌。豪豪本身好动,动作协调性好,我根据他的实际情况编排舞蹈动作,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教唱、排舞。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一首歌伴舞的《大王叫我来巡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大功告成,登上了学校升旗仪式的舞台。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08
讲述人:商忠华
我在家乡村小任教时,所教的年级是刚上学的“小豆包”------一年级的学生。开学不久,我和同事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小孩子们特别喜欢在上课时间上厕所,有的甚至刚上课几分钟就请假,有的还要找同学陪同。可是学校的课间休息一般都在十分钟左右,完全够上厕所的时间。
学生在特殊情况下,上课时间去上厕所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被允许的。但是上课上厕所的趋势蔓延,势必会形成几个弊端。首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课间学校都是有老师在走廊里巡视的,照顾孩子们的安全。但上课期间,走廊里没人,孩子们万一有个磕碰就不好了。其次,孩子上课时间上厕所,的确是会耽误一定的学习。最重要的是,一旦这种行为不被制止,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走出课堂,影响学习效率。
我跟同学们表明态度:上课上厕所不好。但是有人上课要上厕所,我也不批评,只是在上厕所的同学走后,我给在课堂上的每个同学都发一个动物小粘贴,孩子们很高兴。而且当上厕所的同学回来后,他们还幸灾乐祸地炫耀起来。这样几天之后,孩子们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上课上厕所得不到奖励。于是,下课的时候他们都积极去上厕所了,课堂上不再出现因为贪玩而利用上课时间上厕所的事情了。
▌黑龙江省拜泉县爱农乡中心学校
09
讲述人:王金祥
一个夏天的午后,我正上着课,忽然外边乌云密布,天上来了,教室里顿时黑下来,同学们都惊奇地向外探头。我先是用板擦敲了几次桌子,同学们马上坐好,似乎一副认真听课的样子。可没过一会儿,当我从黑板前扭过脸朝向大家时,发现他们的眼晴又偷偷地瞧向窗外了。咋办呢?我就没法你们了,我心里越发着急。忽然,我急中生智:干脆原来的课先不上了,让同学们赏下雨吧,看够了再上!打定主意,我便说:“既然外边的风声雨声打雷声比我这讲课声都吸引你们,那就先赏下雨吧!”同学们一听,立刻连叫带吼地跑向窗边和门口。
此时暴雨从天而降,但见雨烟随风飘飞,天空灰黄一色,树枝狂舞,屋檐挂起水帘,耳朵里只有“哗哗”的雨声,好一个“云飞雨如注,天地尽荒芜。”孩子们都看呆了,待雨势稍小些,他们才缓过神来,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后来,雨更小了,同学们陆续回到座位上。
我等大家坐好,不慌不忙地说:“同学们看够了吗?”“看够了!”“爽极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很好!下面咱不上刚才的课了,因为课也接不上茬了。”同学们一听面面相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我想看看哪位同学会赏雨,咱接下来写个片段。写的好的有奖励!”“啥奖励?”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奖励吗?我给大家唱首歌!”同学们一听别提多来劲了,立刻铺纸提笔唰唰地写起来。
由于刚刚经历过,印象深刻,所以一会儿便大功告成了。接下来是小组交流,再推选出一位代表上台交流,最后班里评出六位获胜者。接下来该我兑现奖励了,我激情昂扬地唱起首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雨中即景》:“轰隆隆隆隆打雷了,好多人脸上嘛失去了笑。无奈何望着天,叹叹息把头摇。不要等雨来了,看你这又躲又跑……”同学们听着老师忘情地歌唱,不由地跟唱起来……
▌山东省临清市实验小学
10
讲述人:姚贺国
时值九月的午后,我的英语课堪堪上到第一单元my classroom(我的教室),当我正对着教室里的blackboard(黑板)、teachers desk(讲台)、window(窗户)神采飞扬的时候,却听见台下靠边位置传来了声声尖叫,我心里明白,窗外的不明物种再一次入侵了,只不过暂未明确这一次入侵的哪个物种。用手势请同学们安静下来之后,我凑近前去,原来是一只小蜜蜂,难怪旁边的小兰和小苗已经快把凳子挪到了旁边小组,恨不能把脖子也一并缩到蜜蜂的视线范围以外。我请几位靠窗边的同学把窗户洞开,然后把英语书翻页打开,尽可能形成大伞的样子,挥舞着想把蜜蜂赶出教室,好继续我的教室(my classroom)教学。可谁料这似乎是一只久经沙场的淘气鬼,一会儿飞到东边,一会儿飞到西边,时而停靠在灯上,一会儿又飞向了风扇,不经意间还折返到讲台边绕了一圈,好在人定胜蜜蜂,在又一连串的惊呼声后,我终于成功地赶跑了入侵者。纵然如此,也早已使整个课堂支离破碎,没有一番力气想来是很难收回刚才的上课状态了。
有点生气,但毕竟错不在学生,似乎也怪不得蜜蜂,于是放下书本。谁知刚把手按到讲台上,突然听见台下小俞发出又一声尖叫:“那里是刚才蜜蜂停过的。”我一听乐了,就算蜜蜂是洪水猛兽,也是不带传染性的毒虫,孩子就是孩子,这都要大惊小怪。但转念一想,忽然意识到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育资源,刚好本单元有一个重点内容是问颜色,于是我提问小俞:“What color is the bee?”小俞当时愣了一下,不过由于本身英语水平还不错,刚才观察蜜蜂也非常仔细,于是脱口而出“It’s black and yellow.”我一看有戏,紧接着想到本单元最后一个故事环境就是教室里闯入的蜜蜂,于是在黑板上板书了一句:There is a bee in the classroom。(教室里有一只蜜蜂。)让同学们运用新句型回顾了刚才蜜蜂的飞行路径。Where is the bee? It’s on the window. There is a bee on the window./ Where is the bee? It’s near the fan. There is a bee near the fan. Where is the bee? It’s on the teachers desk.……(蜜蜂在哪里?在窗户上。在窗户上有一只蜜蜂……。)一番操练过后,当我打开单元故事动画,同学们发现动画内容似曾相识的时候,教室里再次爆发出哄堂的大笑。
▌杭州滨兴学校
本期互动
你最欣赏哪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讲述您的故事。
凡是点赞超过50的留言,
都将获得课堂内外精美笔记本!
编辑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