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国务院决定对包括安全帽在内的6种产品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为加强行业自律,自觉维护劳动防护用品市场秩序,协会制定了《浙江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经营单位安全帽规范销售指南》,皆在帮助有关会员单位做好安全帽的规范销售,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
浙江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经营单位 安全帽规范销售指南
安全帽是一种重要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适用于对作业人员头
部的防护,主要用于可能存在高处坠落物体及小型飞溅物体的生产 作业场所,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矿山、交通、冶金、电力等行
业。
浙江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经营单位应关注安全帽产品的质量安
全,向正规的生产企业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产品。
一、产品采购与进货管理
1. 资质审核 确保生产企业具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且许可证编号为
“XK”开头(如:(浙)XK02-001-XXXXX),并通过各省级市场监管 部门网站核实有效性。 验证产品执行标准是否为 GB
2811-2019《头部防护 安全帽》。
2. 产品验收 标识检查:每顶安全帽内侧必须永久标注以下信息: -执行标准(GB
2811-2019) -生产许可证编号 -生产日期及强制报废期限 -分类标记(如“安全帽(P)”或“安全帽(T LD +150
JE)” 等)注:安全帽按性能分为普通型(P)和特殊型(T)。普通型安全 帽是用于一般作业场所,具备基本防护性能的安全帽产品;特殊型
安全帽是除具备基本防护性能外,还具备一项或多项特殊性能的安 全帽产品,适用于与其性能相应的特殊作业场所。
-产品主体上必须有追溯编码或编号。 外观检查:帽壳无划痕、破损,帽箍调节灵活,配件齐全。
有效期核查:确保产品未超过强制报废期限,严禁销售过期产 品。
3. 追溯管理 建立进货台账,留存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及附件等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及进货凭证,确保全流程可追溯。
二、销售合规操作
1. 信息透明化 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重点说明:正确佩
戴方法(调节帽箍、下颏带)、报废条件(受冲击后必须更换)等内 容。 禁止自行改装或涂装
对智能安全帽(如带定位、报警功能),需额外验证其执行标准 及生产许可证编号。
2.
销售记录管理 记录每笔销售信息,包括产品型号、生产日期、购买者信息 等,保存至少 3 年。
3.
禁止行为 不得篡改生产日期或销售过期产品。 不得销售无永久标识、标识模糊或信息不全的产品。
不得将标注为“塑料帽”“防护帽”等非安全帽名称的产品作为 安全帽销售。
三、库存与售后服务
1. 库存管理 定期检查库存产品有效期,及时下架临近报废期限的产品。
分类存放普通型与特殊型安全帽,避免混淆。
2. 售后服务 提供佩戴指导服务,演示正确使用方法。
设立质量投诉通道,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启动召回程序。
四、法律法规与市场监督
1. 合规学习 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GB 2811-
2019《头部防护 安全帽》和 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 规范》等系列标准等法规标准。
关注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不合格产品名单,及时自查并下架问 题产品。
2. 配合监管 主动配合市场监管部门抽查,提供完整进货、销售记录。
举报市场流通的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行业秩序。
五、智能安全帽特别注意事项 功能验证:确保智能功能(如近电感应、蓝牙连接、环境监测
等)符合国家标准,且不削弱基础安全防护性能。 标识核查:智能安全帽仍需标注 GB 2811-2019 及生产许可证编
号,不得以“非防护用途”为名规避监管。 规范销售安全帽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对劳动者生命安全的保 障。
经营单位需严格执行上述指南,确保每一顶售出的安全帽质量
可靠、防护有效,共同筑牢职业健康防线。
通过遵循本指南,有助于经营单位有效规避法律风险,提升市 场信誉,为劳动者提供更安全的劳动防护用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