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家教

(2022-06-07 09:04:43)

杨绛先生说:“不要和父母争论对错,父母老了,要孝敬;不要和爱人计较长短,爱人很累,要包容;不要和孩子发泄情绪,孩子还小,要教育。幸福的家庭少责怪,多包容,少讲理,多讲爱,少埋怨,多感恩,把最好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家才是最终的归宿。家人才是永远的依靠。”

话说家教

中国有句广为人知的古语,"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礼仪。中华民族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无论什么时候,孝都不会过时,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要做一个感恩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

但是,对子女的教育各有千秋,有的成功,有的却差强人意。

如果你注意观察身边的亲朋好友,确实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听朋友Z女士说,她的邻居L女士,儿子成家后,生了孩子,她便从老家县城到市区带小孩、操持家务,出钱又出力,因为有了孙子,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时间长了,儿子儿媳虽有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教师,回到家里不做家务,更不肯掏钱维持家用,久而久之,L女士的积蓄淘空了,只好向儿子讨要一些生活费帮补家用,儿子一句生生地将她顶回去:“别和我讲钱,讲钱伤感情”。糯弱的她,只有一个儿子儿媳,生怕年老体衰了,被儿子儿媳赶回老家县城,怕没面子,只好忍声吞气,不敢说半个不字。

昨天和好友M、S伉俪拉家常聊天,他俩就对家庭、社会现象有一番感叹,他们俩生有一女,由于教育得法,却是另一番景象。女儿大学毕业,找了工作,成了家,小二口带着孩子吃住在娘家,S女士考虑再三,开口向女儿要三个人的伙食费每月各1000元共3000元,女儿自小娇惯了,任性地说:老妈,你要那么多钱干嘛?老俩口恨恨心,既然你们不给伙食费,那么就请离开家,到外面去租房子住。结果,女儿另立炉灶后,就知“柴米油盐贵”了。在深圳这个一线城市,房租、电视、水电煤气,日常用度加在一起,超过一万元,这才知道,爸妈的用心良苦。因为M、S伉俪的出发点是,要女儿女婿不能依赖父母,毕竟父母长辈会先于晚辈离开这个世界,自己不独立,到时谁能帮到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女儿女婿懂得珍惜,努力拼搏,最终能自立门户,活得自在。M、S伉俪是大爱,表面看起来,他们俩似乎“狠心残酷”了些,但想想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及早放手子女,才是对他们最大的爱。反之,则会害了他们。

一个家庭的子女有没有作为,责任完全在父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得法的话,祸根在自己身上,到头来会害了子女,自己的晚年幸福更无从谈起。

上面二个家庭教育的结果,谁优谁劣,比较就明朗了。你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