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衣冠禽兽原本无贬义(转载文章)

(2025-10-17 10:07:26)
分类: 转载文章

"衣冠禽兽"原本无贬义

《 文摘报 》( 2025年10月15日   06 版)

 

  中国词语博大精深,很多词语背后都有来龙去脉或文化渊源,尤其是一个“好词”也能演变成一个“坏词”。

  比如“衣冠禽兽”,在今天指那些徒有人的外表,却品德败坏、禽兽不如的人。但“衣冠禽兽”这个词最初是没有贬义的。在明朝前期,朱元璋制定了一套很详尽的官服制度,不同品级的文官和武官,官服上的绣饰是不同的飞禽或走兽。文官官服上绣的是飞禽,武官绣的是走兽。一品文官身着“仙鹤”,一品和二品武官官服上绣的是狮子。官服上绣飞禽走兽,便衍生出“衣冠禽兽”这个词。衣服上绣飞禽走兽的人,都是让世人羡慕的阶层。

  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因朝政混乱,让人羡慕的“衣冠禽兽”就变了味儿。官员们品德败坏,收受贿赂、欺压百姓,引起百姓们的愤慨,这个词也就慢慢成了贬义词。

  再如“寻花问柳”,这个词是杜甫首创,“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出自杜甫的《严中丞枉驾见过》。好友严武前去探访居住在成都草堂的杜甫,一路上严中丞“问柳寻花”到野亭,是说探寻和捕捉春天的美好景象。而今天的“寻花问柳”已经演变成一个暗含低级趣味的贬义词了。

                                                            2025年10月17日转载于《光明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反诈骗一封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