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字大写数字何时出现(转载文章)

(2025-09-19 20:35:32)
分类: 转载文章

汉字大写数字何时出现

《 文摘报 》( 2025年09月10日   06 版)

 

  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说法是源于明太祖朱元璋。《明史·刑法志》中载有这样一宗大案:户部侍郎郭桓利用职权,与官吏们狼狈勾结,大肆侵吞政府钱粮,累计达2400万石粮食。“郭桓案”之后,朱元璋认识到治理贪赃枉法除了严惩罪犯,必须在财务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后来,读音相同或相近的笔画繁难的大写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作为小写数字的另一种写法,就成了朱元璋的一大革新举措。然而,这种说法似乎与史实并不相符。

  事实上,汉字的大写数字由来已久,只不过其本义并非数字,如“壹”的本义为“专”,“贰”的本义为“副”。

  据考,“壹、叁、伍”是最早用作大写数字的文字,如《管子》中有“六月而且壹见”,《左传》中有“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后被改为“叁”),《易经》中有“参伍以变”。“贰、肆、捌、玖、拾”等,则是在唐宋被确定为大写数字的,如白居易《白氏长庆集·论行营状》中有“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柒捌万贯”的记载,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中说:“壹……拾,字书皆有之。叁,正是三字……柒字,晋、唐人书或作漆,亦取其同音也。”明代张自烈在《正字通》中说:“秦法凡数目字文单者,取茂密字易之。一作壹、二作贰是也。”清代康熙时期,“一至十字”都已有了相应的大写数字,并在日常生活中一一对应使用。

  可见,汉字中的大写数字,即所谓的“茂密字”,是在秦代以后逐步形成的,唐宋时期已基本固定,清代以后已然约定俗成,并被广泛应用于记载钱粮数目和经济文书方面。

                                                         2025年9月19日转载于《光明网》

汉字大写数字何时出现(转载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