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李鸿章
(2024-02-28 20:34:14)分类: 读书一得 |
我看李鸿章
前段时间,读了小说《李鸿章》一书,虽是小说,但书中记述的重大历史事件与近代史中记述的基本一致,对李鸿章的描述还算是公正。
李鸿章是依靠招募淮军,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而起家发家的。他是踏着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人员的累累白骨而走上清朝一品大员高位上的。他的一品大员顶戴与官服上浸透了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死难人员的献血。
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首开与外国军队相勾结镇压国内人民起义的先河。
李鸿章纵容淮军每打下一座城市,就大肆烧杀抢掠奸淫。淮军打内战屡战屡胜,因为从军官到士兵都能发大财;而对外打仗却累战累败,军官率先逃跑,军队一触即溃甚至望风而逃,因为打外敌不能发财,只有送命。淮军后来与八旗绿营一样,腐败无能,彻底丧失战斗力。在甲午战争中,一败再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导致大清朝彻底失败。
李鸿章任直隶总督二十八年,位居清朝宰辅,主导清朝外交。被清朝政府倚为外交支柱,朝廷与外国人打交道尤其是麻烦事,都听取李鸿章的意见或者命李鸿章直接全权办理。李鸿章是对外软软无骨,卑躬屈膝,对内镇压是残酷狠毒。李鸿章与慈禧太后以及清朝政府都认为,外国列强侵略中国,无非是要得到经济利益,并不是要推翻慈禧太后主导的清朝政府,所以,对列强是一再退让,割地赔款,杀国人以媚列强,丧权辱国,在所不惜。
从1879年,日本浪人先侵扰台湾后强占琉球,大清国失去琉球,到中法之战中国不败而败,丢失越南,再到甲午战争失败,丢失朝鲜,割让台湾与辽东半岛,再到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都是李鸿章经办或一手主办的恶果。之后,李鸿章还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把东北大量权益送给俄国人。再早,李鸿章还主张放弃新疆。若不是左宗棠力主并带兵收复新疆,中国现今的版图决不是目前的版图。
从这些方面看,说李鸿章是卖国贼(当然,背后的最大卖国贼是慈禧太后),一点也不冤枉他。
李鸿章兼任清朝北洋通商大臣,主导洋务运动。
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过程中,认识到中国应该向西方列强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制造洋枪洋炮,自强自立,所以,他一直积极推动办理洋务。建立轮船招商局、枪炮制造局、轮船制造局、创办武备学堂,开办电报局、开煤矿、开金矿,修铁路,创建当时亚洲一流的北洋海军,等等,李鸿章也是呕心沥血。这些都为近代中国工业的建立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具有积极意义。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复杂的人物,怎样看待他,离不开他所处的历史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