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耻且格(转载文章)

(2023-10-01 20:24:28)
分类: 转载文章

有耻且格

《 文摘报 》( 2023年08月30日   06 版)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古人将“耻”作为维系社会运行的四项道德准则之一,可见古人对“耻”这一德目的重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古人倡导的八德中,“耻”作为落脚的底线,明道理、知羞耻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论语·为政》里,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大意是说,加强道德教化使人们向善,注重礼仪规范人们的言行,百姓方能知荣辱,对丑恶产生羞耻之心,更加恪守正道。

  “耻”字原作“恥”,从心耳声,左部“耳”表示听,右部“心”表示与心理活动相关。“恥”后来又演变成“耻”,右部的“心”被替换为“止”,不禁让人联想到,若听见别人评价自己的过失,应该对自己的不当行为立即停止。《说文解字》解释,“耻,辱也。”说明对于坏事,本能要有感情上的拒绝。

  《礼记·中庸》称:“知耻近乎勇。”春秋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三年,勾践含羞忍辱、卧薪尝胆,经过长久准备,最终一雪前耻打败了吴国,这便是“知耻近乎勇”的力证。

  顾炎武说过,“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龚自珍亦道,“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知耻为道义之端,是良知之苞芽,只有知耻才能远耻,时时自警、讲究节操正是改正过错、避免耻辱的有效途径。

                                                    2023年10月1日转载于《光明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