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国宝流失的七大事件

(2023-07-10 20:17:26)
分类: 其他

中国国宝流失的七大事件

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文物的流失贯穿了七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历史事件:

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焚烧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绝,清朝皇室收藏的世代珍品遭到毁灭性抢夺和破坏。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包括《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在内,无数宫廷所藏的珍贵文物和古籍遭列强洗劫。经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西北是世界各国探险家的“乐园”。一些探险队在未经中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在此肆意盗窃文物,非法发掘古文化遗址。仅以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的重镇敦煌为例。敦煌石窟,历时千余载,拥有宝藏无以计数。藏经洞出土文书5万余件,多是历史上佚失无存的孤本,弥足珍贵。但几十年间敦煌数度遭盗抢,几经劫难,敦煌遗书在中国国内现仅存两万件。英、法、日、美、俄、瑞典、奥、韩诸国均有敦煌文物收藏,数量无从估计。

殷墟甲骨,为中国殷商后期的王室档案,内容几乎涉及了3000年前殷商时代的方方面面。但自出土之日起,殷商甲骨即遭流失,被以各种名目搜购、席卷。目前所知殷墟甲骨约20万片,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遍及日、美、英等12个国家。

192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将六大箱共1200余件书画精品盗运出宫。这批文物珍品随他辗转北京、天津、长春等地,时间长达22年,途中不时被变卖,最终存于长春“小白楼”中的剩余文物精品又遭兵匪哄抢。经查,这1200余件宫廷文物精品绝大部分流失海外。

1928年,军阀孙殿英率部野蛮盗掘了清东陵乾隆和慈禧陵,墓中所聚国之瑰宝被洗劫一空,绝大部分被孙殿英用于购买军火而散失异域他乡,损失浩大,至今无法估算。

日本侵华战争也给中国的文物遗产带来一场浩劫,其中最著名的是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失踪,至今无从查寻。值得注意的是,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进行了三个月有计划、大规模的疯狂文化大掠夺。当时中国最高科研部门的中央研究院以及中央图书馆、清凉山国学图书馆由于日军抢掠,损失了大量珍贵文献和藏书。

                20237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好句辑录
后一篇:美妙的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