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善与恶
(2023-12-27 22:09:05)
标签:
历史文化教育杂谈 |
分类: 杂谈 |
人生的善与恶
《周易》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韩婴说,比于善着,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
贾谊说,功莫大于去恶而为善,罪莫大于去善而为恶。
扬雄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董仲舒说,积善在身,如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
王符说,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
徐幹说,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
刘备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仁服于人。
葛洪说,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
韩愈说,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不善,虽不吾恶,吾将强而拒。
吕岩说,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
林逋说,善恶报缓者非天网疏,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
朱熹说,天下之理,不过是与非两端而已。从其是则为善,徇其非则为恶。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廷相说,贪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
袁了凡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洪应明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朱柏庐说,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张伯行说,知善知恶,是致知。为善去恶,是力行。
金缨说,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有恶心,地必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