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2015-12-23 19:37:52)
分类: 省外旅行
徐州博物馆《俑偶华彩》展厅,展出的是汉至宋代的各类陶俑,有西汉乐舞俑、彩绘仪卫俑、北朝彩绘女立俑等。其中汉代舞俑的动势,堪称展厅内的华彩篇章。目前国内大规模发现兵马俑仅有三处,除秦始皇兵马俑和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之外,便是徐州狮子山兵马俑。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唐三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镇墓兽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镇墓兽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这是1992年出土于江苏省铜山县茅村的彩绘女俑,她面目清晰、神态宁静、衣着朴素。她不是汉代形象,而是来自崇尚朴实矫健的北朝,如今也作为重要藏品陈列在馆中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这组精美的乐舞陶俑就出自驮篮山汉墓,这组乐舞俑出土于1号墓的前堂,即“会客”的地方,有十几件之多,各个俑之间的组合关系完整清晰:有4件抚琴俑、4件吹奏俑、两件打击俑和4件长袖舞俑。这显然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舞蹈表演场面,不由令人联想起当年楚王在世时,王宫内载歌载舞的奢华场景。尤其是那些长袖女舞俑,她们身材修长,腰肢纤细,眉目与嘴角间露出浅浅的笑意;舞女们的衣服为交领长袍,裙裾及地,她们一手自然下垂,另一只手趁势扬起,把飘逸的长袖舒展开来;再看其身体姿态,由于腰肢弯曲,身体前倾,分明已呈当代人所谓的“S”形。这种舞俑名为“绕襟衣陶舞俑”,她们所跳的舞蹈为西汉时期盛行的长袖折腰楚舞。这类陶舞俑在其他地区没有出土过,因此成为了解西汉早期舞蹈造型的重要实物资料。

作为汉代最流行的舞蹈类型,长袖舞在秦汉史籍中记载很多。《韩非子·五蠹篇》有“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的记述。东汉的傅毅在《舞赋》中对长袖舞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洋洋洒洒几百言,翻译过来大致如此:轻柔的罗衣,随风飘扬;长长的袖子,翻飞交横;长袖飞舞挥动络绎不停,节奏也合乎曲调的快慢;舞者轻而稳的姿势,好似立于树上的燕子,而跳动时的迅疾又像惊弓的鹄鸟;她们的体态是那样的轻盈柔软,既婀娜多姿,又妩媚动人。此后东汉的张衡也曾撰《舞赋》描述长袖舞“裾似飞燕,袖如回雪”,边让在《章华台赋》中也说其“长袖奋而生风,清气激而绕结”。这些非常文学化的描述共同说明了长袖舞的特点:不断扭摆腰肢,反复双手甩袖,使长袖在空中交错飞舞。

一般来说,长袖舞多为女子舞,而且是两名女子对舞,两人眉目相视,翩翩起舞。但历史上也不乏男女对舞的记载,徐州沛县栖山画像石上就有一幅图表现这种场面:一女子细腰长裙,扬袖而舞;对面一男子扎腰、短袍、着裤,垂袖与其对舞。善写大赋的张衡更是在《南都赋》中大肆铺陈了男女歌舞的盛大景象:青年男女穿着漂亮的衣服,或骑马,或乘车,相聚到水边;篷帐如云,气氛热烈,一场欢乐的歌舞就要开始了……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长袖折腰舞,始于战国而盛于两汉,是汉代最流行的舞蹈,这种舞大大丰富了汉代陶俑的形象。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北洞山汉墓,位于徐州北10公里的茅村乡洞山村,由于早先被盗,已无法考证楚王身份。考古人员在清理墓道时,于两壁新发现彩绘陶俑220躯,鲜艳而富有神采。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徐州】博物馆之俑偶华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