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破译“鸡太冤”
(2014-02-21 20:22:17)分类: 史志乡情 |
破译“鸡太冤”
转载:邵明武网易博客
沂南境内有一座山,名字叫做“鸡太冤”。当我初次听到时,心中不免生疑团:天下的山名多得很,这种名字真稀罕!只知有戏剧《窦娥冤》,没想到还有山名“鸡太冤”!什么名字不好起,偏偏取名“鸡太冤”?心里想,此名肯定有学问,我定要深入考究,探本穷源,借助字典和词典,在茫茫字海里,寻觅“鸡太冤”含义的正确答案。
鸡太冤山,悬崖峭壁,形势险要,兀立在汶河东南岸。过去,乡亲们常在山上躲土匪,避匪患。此山名称比较多,有的人称它为“吉泰山”,有的人管它叫“鸡太冤”。“吉泰山”固然是吉祥语,此名的由来没传言。至于山名“鸡太冤”,民间倒是有传言:“因其山形像公鸡,山的西边有深渊。”笔者对此有疑问,决计考察鸡太冤。细端详,才发现,此山的位置、形状非同一般:四周陡峭,顶部平坦,山体弯曲,由主峰向东向北两个方向伸展,山势雄伟,极为壮观。向北一支的西边,有个村庄叫“山西”。继续向北,山的余脉傍着汶河向东北弯转,一直到万粮庄的村子里面。经过考察,笔者断言:万粮庄本名是“弯梁庄”,“万粮庄”乃是同音讹传。触类旁通,联想到村南的鸡太冤,笔者作出如下判断:“吉泰”和“鸡太”是谐音,只是声调不一般。“吉泰山”和“鸡太冤”,也应是几个汉字同音讹传。找出相应的汉字来,是考究山名的关键。思路正确,方法得当,抓住牛鼻子,考究不犯难:《现代汉语词典》收有“矶”,读音同“鸡”,其释义是“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汉语大字典》收有“
答案终于显现,最初的山名原来叫做“矶台
极为有趣的是,“矶台
从前,无论写成“吉泰山”,还是写成“鸡太冤”,都是同音讹传,致使真名埋没,假名流传。将山名的由来说成是“山形像公鸡,山下临深渊”,更是望文生义,胡编乱侃!
如今,真名已经发现,就应将山名还其本原。我料想,配合红嫂故里、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大众日报战时印刷点旧址、山东战邮纪念馆、火线桥等红色文化景点,以及另外两处珍稀地貌——席角顶、团圆漫,“矶台
(博主说明:文中空白处的字的结构是:左边是“山字旁”,右边是“娟”的右边。博主玩博的技术差,不能将此字发到博客上,敬请各位博友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