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2012-04-01 20:10:56)
标签:

杂谈

分类: 县域史迹

    银杏树(俗称“白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被科学界称为“植物界的熊猫”和“冰河时代活化石”。远在两亿多年前,银杏就生存在地球上了,比后来称霸世界的恐龙,还早一亿多年现身地球呢。到了冰川运动时期,绝大部分银杏像恐龙一样灭绝了,只在我国部分地区保存下来小部分,流传至今成为珍稀植物。我国好几个省份的深山野岭或村镇寺庙,现在依然生长着树龄3000到4000年的“银杏王”。

    此树位于铜井镇观音寺村,树高20米,树围24.5米。相传已经千年,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整个树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舞者,洒脱飘逸。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观音寺遗物,2个石柱础。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树根下的子孙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冬日之景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沂南古树名木—观音寺银杏

附:观音寺的传说

  ■   刘存祥  
 

    沂南县铜井镇有一座千年古刹观音寺,村因寺而名。该寺是沂蒙地区较大的一座寺庙,寺内供奉着一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塑像,观世音也叫观自在、观音大士,简称观音。寺内一株千年银杏树,至今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古刹背依大山,山上面是一大坪,土地肥沃,在大坪的北部有一清泉,泉水清澈爽口,四季长流,灌溉着百余亩沃田。千百年来,坪上的人们就靠清泉沃土生活。据当地居民介绍,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大多身体健康,活到90余岁,还耳聪目明。寺庙的前面就是寨子河。由于寨子河的长年冲涮,不时地从寺庙周围捡到古币、鬲、陶器、瓷器等文物。在寺庙的西边就是西汉元凤年间的凤凰石刻,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有纪年最早的石刻画像。从寺庙周围出土的文物来看,寺庙大约建于宋朝初期。寺庙的对面就是传说中的龙宫遗址和宋朝民族女英雄穆桂英点将台。
    据当地传说,明初观音寺的一位住持叫慧智,仁慈大方,乐善好施,善于结交各方朋友,深得善誉。当时,中国南方的一位地理先生(俗称南蛮子)每逢夏季汛期便来观音寺住个十天半月,在寺庙周围玩耍。在慧智圆寂之前,有一个小和尚智能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办事勤敏,很得慧智喜爱。因此慧智圆寂之后,就由智能当了住持。智能当了住持以后,因这位地理先生是慧智的老朋友,因而同智能住持处得也很好。有一天晚上,地理先生听到离住房不远处有叭嗒叭嗒地像摔东西一样的响声。出于好奇,这位地理先生忍不住便出来看看,当时就愣住了,只看到一条碗口粗、丈余长的大青蛇在吃鸡蛋。蛇在吃鸡蛋时,把鸡蛋囫囵着吞下去,扬起头一摔,鸡蛋就碎了,然后吸进肚里。第二天,这位先生就把昨天晚上看到的情景告诉了智能住持。智能说:“怪不得这一段时间拾不着鸡蛋了呢,原来是它在作怪。”于是二人就商量如何逮这条大蛇的问题。智能说:“这么大的蛇得想个妥善办法,弄不好它要伤人!”先生说:“我有一个办法,您看行不行?蛇不是吃鸡蛋摔脖子吗?您就模仿鸡蛋刻一部分木头鸡蛋,蛇吃进去后就摔脖子,木头鸡蛋又摔不碎,时间长了蛇自己就摔死了。”智能一听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于是就刻了十几个木头鸡蛋放在鸡窝里。这一天晚上,地理先生和智能主持就在先生住宿的房间里看动静。半夜时分,就听到房后鸡窝旁叭嗒叭嗒地响个不停,直到天亮时,蛇摔脖子的声音才停止。二人出来一看,只见一条长一丈五尺、大黑陶碗口粗的大蛇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死掉了。
    十余年后,这位地理先生又来到观音寺住了一段时间。在临走的时候对智能住持说:“几十年来,我每年夏季就来您这里打搅您,给您增添不少麻烦。我年龄大了,来不了了,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送给您,但我临走时给您留下个金饭碗。在后山坪上西北角处有一片光石板,石板中央有一个茶碗口大的小坑,也就是给您留下的金饭碗。每年汛期过后,这个碗里就盛满了金子,您就用这个挖金子勺一下就把金子挖出来了,每年如此,但是要切忌贪心!”说完这位地理先生背起行李就走了。
    第二年夏天汛期过后,智能住持来到坪上金碗跟前,果然满满一碗金子,智能住持喜得合不拢嘴。几年过后,智能住持把地理先生的叮嘱忘到脑后里去了。这一年汛期过后,智能住持带着锤子和钢钎来到金碗跟前,把金子挖出来后,把金碗凿得就像小盆一样大,心想不久自己就成了天下最富有的人了。第二年夏天汛期过后,智能住持来到金碗跟前一看,什么也没有了,只留下了一个石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