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2011-12-08 23:34:59)
标签:

杂谈

分类: 县域史迹

   位于沂南县青驼镇驻地西。石辟邪为东汉遗物,共有两只,各长1.70米,似狮类虎,背有双翼,曲腰疾肢,昂首挺胸,石刻雕法为圆雕阴线刻,手法极为间练,造形古拙简朴,神采传情,存汉之雄强豪放之气,别具一格,不失为雕刻艺术珍品。石辟邪的形象源于狮子。据传,在古代,中国人先是听说了狮子的威猛,却不知道狮子的形象,工匠们在想象中就创作了狮子,因此就有了似狮类虎,背有双翼的外在形象。石辟邪作为除祟的猛兽,多用来立在墓前以显示墓主人的地位和尊贵。据说它有雄、雌之分,雄的称天禄,头上有角,雌的称辟邪。它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起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古代织物、军旗、印纽、钟纽等物常用其图案作饰。天禄有赐富贵、福禄之意,辟邪意镇压邪祟,辟除不详。石辟邪用料为石灰岩,当地人称石灰岩为“青石”,故又称石辟邪为青驼,青驼寺当因青驼而得名。

   清人李鼎元所撰《使琉球记》中,就对青驼古镇的两个石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嘉庆五年(1800),作为副使的李鼎元,奉诏随正使赵介山赴琉球册封琉球中山王。他从嘉庆五年二月二十八日离京记起,至十一月初三从琉球完旨返闽归国,逐日记录其所见所闻、所历所思,语焉甚详,文采飞扬。其中记历这段官道所见:“再行二十里,有坊曰‘琅琊古郡’,后题’兰山令祁恕士新建’。连日逐沂水、傍蒙山行,颇有山水趣。又二十里,宿青驼寺。土人云:“佛刹有青石驼,蹄腹陷於土,惟头及鞍尚可辨,或系大家墓道物。然驼之设於墓道,制亦未为久远。十五日(丁卯),阴,微风。山行五十里,过沂州徐公店驿,至伴城食。山於此尽,平郊麦苗较茂。又五十里,宿沂州府沂州驿。”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沂南古碑名刻—青驼石辟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