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吹野语
风吹野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82
  • 关注人气:3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2011-08-16 17:27:31)
标签:

杂谈

分类: 县域史迹

铜井素以泉多见称,沂南县志载有铜井泉水冠沂蒙之美誉。境内有金波玉液大河响鼓竹泉等清泉18处。其中金波玉液大河三泉位于镇驻地,被合称为铜井三泉

金波泉居于铜井三泉之首,位于铜井街村东南角,始建于光绪八年,为当地人们世代所用,至今已历百年。金波泉分四个池子:第一个可供村民吃水;第二个可供人们洗菜;第三、四个可供人们洗衣服。下面还有一个半圆形大水池,池中间由两条管道穿过,雨水流入,而不进泉内。

玉液泉位于铜井街村西北角,清咸丰六年五月重修立碑。时至今日,古貌犹存。

大河泉位于铜井前村,四周青堰石墙,成群泉池形。池中众多小泉汇聚,细流外溢,似珍珠出水,如银丝摇动。

一、金波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二、玉液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三、大河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沂南古桥名泉—铜井三泉
   铜井镇是鲁南地区著名的“泉乡”。素以泉多见称,有金波、玉液、大河、响鼓、温泉、竹泉等泉18处。有“铜井泉水冠沂蒙”之誉。有诗赞曰:“三潭印月嫌清幽,七十二泉又偏稠。秋波十八铜井水,荡漾一方赛锦绣”。

   明朝弘治五年(1492年)《重修迎仙观记》碑文里载:“迢西诸峰,嶷若画屏,苍翠可掬。观西北有凤凰山。东有龙泉,北有跆口泉。泉水隐激然;散土峰下,深尽盈尺。不数武间,澎湃有声,潘波迅流而成渠,虽盛夏不涸,若其可鉴眉发。而白石参错卧泥沙间者,历历可数”。
   境内西南有历山,南有华山,东北有灵山。清光绪年间,“龙泉”“跆口泉”更换为“金波”和“玉液”的碑额。“金波”以“旙波”见称,“玉液”则以“地形”见胜。“玉液泉”东南西三面都是巉崖。岩层起叠,高逾一丈,南面的较低。西岩上,有一3人合抱的古槐树,老态横斜,临池而立,泉水注入池内,池石相击,隐激作声。池方长两丈许,距西岩数尺,砌一石栏,碑额外,有两水闸。水既入池,触一巨石,抱石下逝,迂回越闸。至东北角,石突陡狭,如同山涧,声复豗喧。
   铜井,历史上老百姓俗称“铜坑儿”。传说“龙泉”“跆口泉”两泉曾为矿工们挖的饮水泉。明朝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时,在此开矿,时收入丰厚,魏忠贤为加大采矿力量,雇佣了上千人。这年适逢大旱,矿工饮水困难,魏仍不许停工。一天夜里,伙夫张二万在梦中受一白发仙翁指点,在东南悬崖下挖出一泉,泉水喷涌而出。人们为答谢白发仙翁,将此泉起名为“神泉”。
   后因魏忠贤在开矿中逼死人命,张二万气愤不过,踩泉而去。此后二百多年间,泉水一直似淌非淌。一年恰逢大旱,铜井一带一片亦地,玉帝闻报,遂差一对金童、玉女下界铜坑,踩泉造福百姓。金童、玉女找到神泉位置,各选一址,所踩之处,泉水应声而出。不久有奏折报与朝廷,说铜坑地方一夜之间现出两个泉子,泉水喷涌。光绪皇帝看了上疏,将铜坑前金童、玉女所踩之泉依次定为“金波泉”“玉液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