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使徒行传12章

(2015-01-12 23:16:05)
标签:

灵修小札

约翰的哥哥雅各被希律王杀了,成了十二使徒中最先殉道的一个,紧跟着使徒彼得被捕,下在了监狱里,等着被提出来时杀掉,许许多多的弟兄姐妹为他切切祷告神,最后他被上帝所差派的天使给救了出去。

试问,雅各被抓时,难道弟兄姐妹没有为他迫切祈求吗?如果有,为何两个人的结局是那么的不同?我相信当时的门徒中,有一部分人与我有着相同的疑问:难道上帝不救雅各救彼得,是因为上帝爱彼得多一些爱雅各少一点?如果爱一样,为何雅各死了,彼得却被天使救了出来?上帝不是也有能力可以救雅各的吗?为何不救?就如我们为一个患了重病的肢体祷告,祈求上帝搭救他,并且也相信上帝有绝对的能力可以使他康复起来,在祷告中也是大有信心去宣告他一定会痊愈,可最后,那位肢体还是离我们而去了,以至于有信徒对这份信仰产生了动摇,觉得上帝没有听人的祷告,同心合意祷告那么久也没用。

是否真的就是如此?

圣经在新旧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一个是四福音里长满大麻风的病人,一个是以色列的王大卫。

长满大麻风的男人祈求耶稣痊愈他,然后耶稣发了怜悯的心去触摸他,他也得了痊愈;大卫王祈求上帝救活他的儿子,甚至躺在地上不吃不喝,泪流成河,后来孩子却死了。

同样都是祈求,为何一个蒙应允一个却没有?若留意这俩人的话,将会发现一个很美的信息。

长满大麻风的说:主若肯,必能叫我痊愈了。
大卫说:孩子还活著,我禁食哭泣,因为我想,或者耶和华怜恤我,使孩子不死也未可知,孩子死了,我何必禁食?我岂能使他返回呢?我必往他那里去,他却不能回我这里来。(撒下12:22-23)
他们都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神的主权。
“主若肯”或者“耶和华怜恤我”,他们二人都没有怀疑上帝绝对的大能,但他们却把主权交出去。我往最好的结果祈求,肯不肯、成就不成就是上帝的事,我不会因上帝不答应我的祈求而去怀疑祂的大能,乃是仍然相信神是全能的,因为那关乎上帝的主权与旨意。

我们若能摸着祂的心意祈祷,“有求必应”不是问题,可往往我们没有按着上帝的心意求,而是我想怎样上帝祢就该这样,就如人拜偶像,最终目的是为了命令它让自己升官发财。

这不是祈求,而是命令。我不是在祈求上帝帮助我,乃是命令上帝帮助我,上帝若帮助我,祂就是真实的,不然就是假的。

对于我们日常的祷告,我们是有多少次摸着上帝的心意去祈求的,又是多少次是以自己的私欲为出发点去祈求的?

要么站在上帝的心意上祷告,要么放正心态,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我都感恩。

事实上该庆幸,纵然很多的时候,我们的祷告出发点不对,可上帝也怜恤我们,愿意应允我们,可一个成熟的基督徒必须要明白一点,祷告我所祷告的,结果交给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