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
(2017-04-30 11:59:55)| 分类: 学习体会 |
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
万家义
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终身学习的能力,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人生幸福才有保障。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谈到:今后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
就小学而言,再谈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我们老师都明白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长期以来,教育始终摆脱不了受“应试教育” 的左右,,本人认为导致了“四累” 现象:学校累、教师累、学生累、家长累。扼杀了不少艺术家、发明家、慈善家、环保家、体育明星……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得不到障显。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改变?主要原因是用“分数” 评价是一件很简单容易的事,而建设一套科学、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一件很难的事。社会、家长已适应了这种评价方式,甚致是根深蒂固。
片面的质量观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果:第一,以考为本,不断增加教育难度,学生的学习内容日益加深,学业负担不断加重。第二,教育丧失了促进儿童青少年发展的本性,不能面向所有资质不同的学生,不能促进人的智力与人格、知识与品德、科学与人文的全面发展。第三,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埋下了隐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最终要落脚于人的创新活动之中,如果学生的思维跳不出考试提供的模式,就很难培养出世界级劳动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教师,我们要摆正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在微观上作好把握,淡化考试分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这才是现代教育的趋势。一个好的老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以及做人的原则。我们要唤醒学生自我教育与自主发展的潜能,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品德优良、心理健康、面对挫折、终身学习,具有一定学业水平、兴趣特长、责任意识和劳动能力的人。
我们不能只盯着眼前学习这点事,整天就是语、数、英,要站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上看,这样才会更加本质地把握教育的本质,深刻地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要把体、音、美、品社、科学时间还给学生;把课间和大课间时间还给学生;把双休日还给学生……把学生从学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回归自我、回归自然。鼓励学生去锻练、去实践、去操作、去创造,让学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让他们的个情得到障显。在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这方面,我们二实小有很多举措,如常年开设各类兴趣队组,晨读午颂暮省,“九大” 精品文化活动等,就很值得发扬。
基础教育,最理想的境界是促进学生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和谐发展,共同健康。无论缺少哪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人生。我们的学生每天做什么作业,做多少作业,都要有相对明确的尺度,这样,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会很从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