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沔阳善书里面的道与义

(2017-05-18 14:18:12)
标签:

沔阳善书

曲艺

善书

湖北仙桃

文化

分类: 沔阳文艺
     4月28日,仙桃城区复州花园社区居委会3楼异常寂静。一张简易的善书台上,余新龙、田山明、缪志成三位老人身穿长袍,左手持已泛黄的善书脚本,右手执纸扇,以文白相间的语言,为30余名善书爱好者讲唱善书。 
    “抛弃私心扶四侄,舍生取义感天知。一酬哥嫂隆恩德,二续王家厚善慈。寻厂打工儿上学,辞婚筹款自丢妻。新房割舍医兄病,堪赞一人梁顶支。”如泣如诉的悲切哭词娓娓道来,现场30多位老人默默拂拭眼泪。 
    听说今天有沔阳善书的活动,30多位老人搭上最早的一班车,从各乡镇赶来。既是沔阳善书爱好者,又是沔阳善书脚本的义务整理者,今天的这场沔阳善书,于他们,更是一场难得的盛宴。 
    沔阳善书源于明代的《宣讲圣渝》,形成于260多年前,是一种韵白相间,讲唱结合的民间曲艺形式,也是我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沔阳善书落在一个‘教’字上,目的就是通过宣讲说唱教化人,劝人行善积德。”三位老人开讲前,市民协主席、沔阳善书代表性传承人李洪源与善书爱好者一道,重温了沔阳善书的历史。而为了让此次活动更有仪式感,他请三位十多年没再讲过善书的老师傅“出山”,并为他们购置了长袍、草帽与扇子。 
    “惭愧,这是我第一次说善书,让大家笑话了。”讲唱结束,余新龙面有惭颜,今年78岁的余新龙也是此次沔阳善书脚本《仁义叔父》的创作者,去年,当他在报纸上看到《仁义叔父打工18年送4个娃上大学》的消息时,他顿发灵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创作出这个脚本。 
    三位老人徐徐退下台,李洪源拿出一摞善书脚本,分发给在场的善书爱好者,并向他们说明善书脚本整理的常见问题。 
    善书脚本多以手抄本、木刻本流传于善书艺人手中,大多因年代久远而损坏严重。多年来,李洪源一直默默做着沔阳善书脚本的整理工作,如今,他的家中,已藏有1000多本沔阳善书的手抄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多元化文化的冲击,沔阳善书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由于老艺人年龄老化相继作古,年轻人又难以吸纳传承学艺,沔阳善书出现传承断层,急需抢救和保护。为传承沔阳善书,自1984年起,李洪源就开始有意识地传徒。他坚持从事沔阳善书艺术表演,乐此不疲地为沔阳善书的传承与保护日夜奔劳。 
    “现如今,说善书的艺人年龄均在70岁以上,全市也只有8人了。”李洪源说。此次活动,还承担着培养中青年传承人的重大责任。“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难,我们这个群体都会全力挽救善书艺术,继续为市民讲述道与义的故事。”他说。(文章来源:仙桃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