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友谅兴水师造战船

(2013-05-04 14:55:32)
标签:

陈友谅

湖北沔阳

水师造战船

文化

分类: 沔阳名人

   陈友谅兴水师造战船 

    陈友谅渔民出身,识水性,会驾船,自身与水有缘,对船情有独钟。
元至正十一年正月,农民起义军攻占了沔阳城。陈友谅在沔城兴建打金场(即兵器厂),打兵器、造战船,保证起义军的军需供给。
    沔阳是湖河港汊纵横交错的水乡,广出能工巧匠,木工会打造农民用的湖划子,渔民用的网划子等大小木船,其造船工艺精湛、技术先进。
    陈友谅兴水师,要沔城打金场打造战船,而且要打造具有载人多、供食宿、可练兵、能打仗的功能。他们打造民用船只工序简单,技术熟练;但打造军用大型战船对他们来说,是新姑娘坐花轿——头一回,都感到十分为难。陈友谅要张定边、张必先把打金场的总管杨从政找来研究。他们按照陈友谅的意见,设计出了船体高大、上下两层、底层夜宿、上层作战的战船图案。陈友谅令打金场半年内打造10艘战船。
    仲秋八月,天高气爽,沔城打金场热闹非凡。10艘战船打造完工。陈友谅派张定边来打金场接收战船,他命工兵在通往州河官路码头的石板路上铺放圆木,战船置于圆木之上,人推战船,滚动前行。打金场里,石板路上,通州河边人潮涌动,锣鼓喧天,沔城数万军民热烈庆祝打金场第一批战船胜利下水。
    陈友谅能征善战,几年时间,起义军攻占了襄阳、岳州、汉阳、武昌等多座名城。他在武昌视察长江大堤时,发现鲇鱼套深水港是泊船、修船、造船极好的地方,其地域和水道都优于沔城打金场,决定将沔城打金场迁至武昌鲇鱼套。
    陈友谅令杨从政带领全体兵工匠人来到武昌鲇鱼套,办起了军工造船厂。为了适应反元战争的需要,他们增加兵工人员,扩大造船规模,打造大型战舰。武昌造船厂从湖南进湘杉,从大冶运铁皮,打造出舰高数丈、上下多层、装载二三千人马的巨型战舰。陈友谅有了数百大、小战舰,水军也发展到了30多万,他改变战略战术,将兵种向水师转型,打仗向水战转型。

陈友谅兴水师造战船


    陈友谅利用长江地域和水道得天独厚的条件,率水军舰队顺水东进,攻取江州;入鄱阳湖进赣江攻占都昌,至此,陈友谅占领了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大片土地。
    元至正二十三年八月,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决战,其战舰数百上千,水军60余万,其规模空前史无前例,超过了历史上的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
    陈友谅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是反对元朝蒙汉地主阶级统治政权的英雄人物,为推翻元朝政权铺平了道路。
     陈友谅兴水师,推动了中国军队建设的全面发展。
     陈友谅兴建的武昌造船厂,历经元、明、清等几个朝代,发展至今600余年久经不衰。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二百多艘海船都是武昌造船厂打造,其宝船高大如楼,也是仿照陈友谅当年鄱阳湖之战的指挥舰所造,可谓中国古代之航母。
    陈友谅在沔阳兴建打金场造战船,在武昌兴建造船厂造战舰,他可称是我国打造战舰的始祖,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印晓理|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沔阳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