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仙桃藕梢子(藕带)

(2012-08-14 18:25:59)
标签:

仙桃

藕梢子

藕带

每日农经

湖北省

藕丝菜

美食

分类: 风土人情
     仙桃藕梢子(藕带)
      
   

    CCTV7《每日农经》:探秘仙桃藕带

 

    仙桃藕梢子(藕带)



    藕梢子的学名叫藕蔤(秘),古时称藕鞭、藕丝菜、银苗菜。沔阳人根据它的生长部位给它取了个名字“藕梢子”,这个名字含有尖端前端的意思,细想起来此名取得合情合理。武汉人看到藕梢子其形状,象一根长带子,便唤着“藕带”,还莫说藕带这名字占着地利人和的优势,叫的人越来越多,还似乎有取代藕梢子的苗头。其实在早些年藕的种植面积较小,产量有限,藕的培养技术和运输条件相对落后,数量与质量方面都达不到商品的规模,难以在大城市面市。藕梢子真正在武汉餐桌,成为春季餐桌常菜还真是近几年的事。
    藕梢子是藕在一年之中最早奉献给人们的礼物,在市场蔬菜品种还不丰富季节起到很好地调剂作用。春日风尚料峭水尚寒,苏轼看到几只鸭子在戏水,就断言“春江水暖”是由“鸭先知”的,殊不知躺在池塘里的藕,比鸭更敏锐地休察到春的温暖,早已从泥床苏醒,便将白嫩的藕梢子伸向池塘的四面八方。藕梢子在泥里生长的速度相当地快,只须一个时辰的观察,就能测出到生长的的长度。藕梢子是很神奇的,虽说她不是藕,也不是荷叶的干,更不是荷花的柄,但所有这些又都与她紧密相连。
    藕梢子长数尺至丈余,前端有一尖尖的头,称作犁尖,其形如簪。当藕梢子长到一定的长度,须要抽出荷叶得以透气和光合时,便由犁尖处分裂,长出极似烟斗状的膨胀体,一端长出一新的小簪,不几天就是我们在水面看到的尖尖小荷,长簪处便继续长大,生出些细根。
     另一端便是尖尖的犁尖,是藕寻求扩大发领地,向池塘的深处和周边延伸的先锋。莫看她身姿苗条柔嫩,用手轻轻地一掸就折断了,然她却不知道是凭什么力量可以穿过很坚硬的干粘土,将枝干穿剌到更远的地方,并在那里抽叶,开花,结实,长藕,年复一年,如此循环,生生不息。说到这里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发出赞叹,这个犁尖的犁字叫得太精准了。
     藕梢子的色白,脆嫩,清甜,淡香的品质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藕种的选择;二是塘泥肥沃的程度;三是,采收的时机的把握。前两点我们留给植藕专家去作文章,而第三点则是我们想说的。藕梢子的商品价值高不高,在市场上抡手不抡手,与采藕的时机有很大的关系。当藕梢子的尖端还处于簪形时卖相好,当形于烟斗时就差了点,再如果基部进下膨胀并长出黑点和根时品质就相当差了,如上种种色、香、味、质,品相递减。这是因为当藕梢子的犁尖端形如簪时,是品质白、嫩、甜、香的最隹呈现期。
     记得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过“一席隹肴买办之功居其六”,只有采得最好的食材,才能做出最美的隹肴。我想如果你用长了根的藕梢子做菜,无论你用什么烹调方法,也不管你有多高的手艺,也难能让炒出来的藕梢子“返老还童”。
    藕梢子做出的菜,其色洁白如玉 ,其香清淡雅,其质感脆又嫩。深得人们宠爱。在民间餐馆酒店有各种各样的做法;
有用青椒炒的藕梢,清清爽爽,碧玉相间;
有用米酒汁炒藕梢,酒香扑鼻,甜润生津;
有用干红椒炒藕梢,香辣爽脃,刺激开胃;
有用于作洗澡藕梢,生脆酸辣,别俱一格、
还有突出蒜香的蒜茸藕梢、突出葱香的葱油藕梢、酸辣藕梢等等。前些天回仙桃小住,妹夫何正祥先生送我两袋“芦林湖”生产的;开袋即食的泡藕带,其色白如玉,味辣脆爽,开胃之极。克服了藕梢子上市周期短,易变质,不宜长途运输等问题。藕梢子经过如此一番的加工后,竟然能长期的献菜餐桌,让远离水乡人也能尝到这一美味,真是一个难得的创举措。如能再从产品名称多用点心思,市场定位再者作些调查,并适当加大宣传力度,市场前景应该是乐观的。让我们好好地珍惜、爱护、培养、这可能成为湖区产业的新生儿。千万别将一些国家不允许添加的东西放了进去,莫使美好成“昙花”。(作者陈锡春

 

 

 

仙桃藕梢子(藕带)

      藕梢子,又称藕梢、藕尖、藕带和藕鞭,仙桃人还有个稀奇的叫法——“藕肠子”。它是莲藕长大前连结荷杆基端最嫩、最脆时采集的一种水生菜,也是我们平原河湖地区生长历史悠久的一种土特产。历史上,就因莲藕一直是进奉皇帝的上等贡品,藕梢子也被人们视为席中珍品而闻名,尤其以湖泊野生的藕梢子生长期短,产量不高,最为难得,藕梢子到了莲蓬上市的季节,就难觅芳踪,是名副其实的时令菜。所以,物以稀为贵,最为人们所喜爱。
  一入夏季,五月的仙桃,荷叶连天,花香遍野。如这个时节来到仙桃城乡大小菜市场,随处可见肩挑的、手提的、车拖的、塑料盆装的、摊子上摆的……比比皆是。鲜嫩如白烛,齐齐整整的藕梢子。引来买菜的大妈、大婶、大叔、大爷们围拢来观顾、购买。每个人篮子里买的藕梢子用稻草捆着,一把把的,弯个圈,水汪汪的藕梢子龙头上还带着晶莹的水珠,白亮晶晶,买一把回去可炒好大一盘。
  小的时候,荒湖尚未开垦,藕梢子很多,不值钱。想吃,就下湖去抽,湖泊就好似家里的菜园子。
  记得有一次下湖抠藕梢子,也是五月天,往南走几里路,就见百里排湖湖波荡漾,荷浪翻涌,清香宜人,一望无边。入湖,远远地,看到很多小荷,露出了尖尖角,有几只蜻蜓在那儿上下飞舞着,累了,就停歇在小荷尖上栖息,难怪南宋诗人杨万里吟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
  在浅水处找到一株小荷尖,顺着茎杆,把手伸进淤泥中,触摸到横在淤泥中的藕梢子,掐断,用力斜着往上抽,就可抽出一根长长的藕梢子,在水里摆动,洗去附在上面污泥,然后拿出水面。有的地方水深,要把头扎下去抠,每露出头来,身边就会浮起许多小泡,现在才知道,那是躲藏在泥巴中的沼气。
  渐渐地,抽的藕梢子多起来,小手已经拿不下了,就掐根篙草把藕梢子扎起来,放在平躺在水面的荷叶上,再继续抽。
  肚子饿了,就吃几根藕梢子,细细一嚼,那份甘冽,那份清甜,仿佛和湖水一脉相连。偶尔,也有藕丝连在嘴唇与手里的半截藕梢子间,在阳光下,闪着纯白的光,不刺眼,但夺目。现在想来,才能体会到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诗句之妙哉。
俗话说:“好菜还得好手烹”。 藕梢子可做成多种菜肴,最常见的是清炒藕梢子,酸辣藕梢子。清炒时斜切,然后,用水浸泡片刻,这样炒出的藕梢子会是原色,依然雪白如梨。佐以少许大蒜、红辣椒等,嚼之清香脆甜,唇齿留香。
  过去的生活是辛苦的,现在回忆起来,却永生难忘。藕梢子“出污泥而不染”,是湖区水乡的绿色食品,上品野味,是我家乡五月的时令蔬菜。我喜欢吃藕梢子,每当夹起一片藕梢子,眼前总是闪过那一抹莲藕白……
                           

                    作者:张才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